辽西北荒山沙地加速披绿装 生态建设初战告捷(图)

2009年12月08日 09:11东北新闻网 王云峰

朝阳市共青团员参加秋季荒山造林。

朝阳市共青团员参加秋季荒山造林。

彰武县省级治沙示范区一角。

彰武县省级治沙示范区一角。

中国园林网12月8日消息:建平县建平镇朝赤高速公路两侧坡耕地造林里程28公里,涉及6个村。入秋以来,当地组织了上百人的专业队,采取机械挖坑、人工整地的方法,目前共完成4500亩造林整地工程,大幅超过上级安排的3909亩的造林任务。建平县林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5月1日前这里将全部栽植南果梨树,届时朝赤高速公路建平段将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今年,地处辽西北的阜新、朝阳、铁岭三市生态环境建设快马加鞭。今年前10个月,这三地就完成荒山绿化造林面积246.1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23%。不但如此,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也得到迅速推进。可以说,今年辽西北生态建设初战告捷。

荒山加速披绿装

从今春开始,以出产山杏闻名的朝阳的山山岭岭上,飞舞的不再只是粉白的杏花,山脚下、花树旁,到处是成千上万忙着植树的造林专业队伍和村民。他们都在为“3年后的朝阳,将不再有荒山”这一目标而挥汗如雨。

为了突破我省处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的落后状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突破辽西北”的发展战略,并将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作为“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首要任务,决定从今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完成这一地区6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任务。其中朝阳就占了524.5万亩。朝阳林业部门的同志激动地说:“这一数字是现在朝阳全部荒山和荒坡的总和!新植树木成林后,朝阳的森林覆盖率可达50%以上。从观感上讲,那时的朝阳山川无疑会更加秀美,而绿色的回报更是不知会多少倍的大于投入。 ”

预计整个6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任务完成之后,辽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32%提高到40%,前景着实可观。

为此,从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辽西北绿化工程,特别是朝阳的荒山绿化工程。我省还建立帮扶机制,采取强市帮扶、有关部门帮扶和重点企业帮扶的办法,促进辽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沈阳、大连、鞍山分别帮扶阜新、朝阳、铁岭。

有了上级部门和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辽西北三市绿化荒山的热情空前高涨,工程也得以迅速推进。记者在朝阳市了解到,当地所有的造林设计都已经全部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乡镇村、国有农场、国有林场和造林小班。今年春秋两季,朝阳以平均每天出动3万人、近8000支造林队、造林4万亩的速度推进。

铁岭市成立了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确保全市林业各项工程顺利完成。阜新市更是突出一个“早”字,早整地、早育苗、早上山,从以前每年清明节前后开始造林提早到3月初。阜新市林业局负责人面对记者难掩兴奋之情:“这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实在没有理由不苦干、大干! ”

正是凭借这种冲天干劲儿,仅今年前10个月,辽西北三市就完成荒山绿化造林年度计划的123%。

草原筑起阻沙带

科尔沁沙地南缘一线沙化区对全省呈弧形包围状,形成一道东西长43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豁口。生态学者将其称为“辽宁之豁”。滥垦土地、过度放牧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恢复原生态植被,是沙化治理的惟一路径。为此,必须围封种草。在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自2009年到2011年,预计用3年时间,省财政投资3亿元,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治理工程完成后,草原植被覆盖度从治理前的30%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形成东起康平、西至凌源,沿科尔沁沙地南缘东西长600公里网状分布的草原阻沙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草原建设项目。

施泽富是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农牧民。如今他有了一个特殊的头衔:护草员。 “分区负责工程区围栏看管,严禁放牧、非法开垦、割草及野外用火。每天不定时对工程区进行巡查。 ”他说这是他的工作内容。

草原沙化治理必须先明确两大地块:权属明确的草原地块,依法承包的地块。从去年开始,相关各县(市)积极推进草原权属制度改革,确保草原围栏围得住,管得严。年初,确权草原或经个人、或经联户、或经村集体组织全部承包完毕,各县(市)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展开草原围栏后的现场管护工作。

草原地块权属明晰,再加之省财政的补助,辽西北草原沙化的形势被彻底扭转。北甸子村有3.4万亩沙地,随着省财政拨发的340万元专款的及时到位,彰武县动监局的同志对记者说:“很多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回真可以付诸实施了。”例如,为了完成播种,当地从美国进口70吨苜蓿种子、从北京租借专用草籽播种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来到位于辽宁与内蒙古交界处的北甸子村3.4万亩围封起来的人工草场,只见我省一侧的草长得又高又茂盛,而内蒙古一侧的草既矮且稀疏。之所以泾渭分明,原因很简单:围封种草将辽宁的草原很好地保护起来。

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规模宏大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拉开序幕。该工程是我省在辽西北10个县实施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的一部分,阜蒙县规划3年内完成治理面积34万亩,今年内完成12万亩。

在离新年还有近一个月时,阜蒙县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传来好消息:通过采取对沙化草场实施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的治理方式,阜蒙县完成草场补播改良15万亩、草场围栏15万亩,超额完成了2009年草原沙化治理任务。 “顺利完成”、“超额完成”,如今这样的消息正陆续从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的10个县(市)传来,一条新的绿色阻沙带在辽西北已开始成型。
 

(来源: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