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三避”七千万亩新增效益八十亿

2009年01月05日 10:19中国新闻网 周利朔

中国园林网1月5日消息:海内外著名的院士、专家、学者一百多人一月三日汇集山水甲天下的广西阳朔,参加中国农业部在此间召开的农作物“三避”技术现场观摩座谈会,向全国推广广西农作物“三避”技术,代表们深为广西“三避”技术的巨大潜力和神奇魅力所叹服。 

据介绍,农作物“三避”技术,即避雨(主要是防暴雨多雨)、避寒(主要是抗低温霜冻)、避晒(主要是防暴晒日灼)技术。广西“三避”技术从地膜覆盖发展到塑料大棚、树冠盖膜避寒、盖棚避雨、网棚遮阳、果实套袋等多种模式,推广应用领域涉及到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及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对提高产量品质、调整熟期结构、打造生态品牌、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以来,广西“三避”技术推广面积六千八百五十七万亩,新增农业效益八十亿元以上,“三避”富裕了农民。

广西阳朔县金桔避雨避寒栽培平均亩产一千四百一十八公斤,比传统栽培亩增三百六十二-六百二十二公斤,增产百分之五十,每亩扣除成本后纯增收一千八百-三千五百元。金桔鲜果延长采收期四十五天,卖价和产值成倍增加。兴安县避雨葡萄(红提子)示范面积五千一百二十六亩,平均亩产二千四百八十六公斤,比露地栽培亩增一百一十三公斤,增产百分之三十。更重要的是因避雨栽培使葡萄病虫为害指数减少,优果率增加,价格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平均亩产值五千五百-八千三百元,比露地栽培每亩多收一千二百元左右。

广西各地先后建立了三千多个不同规模、不同模式和不同层次的“三避”技术示范样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一九九九年在南宁建立了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广西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之后在北海等八个地级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探索“三避”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近两年来,广西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一百多个县(市、区)建立了一大批标准较高、简便实用的示范样板,出现了双膜瓜菜、避雨水果、遮阳花卉和中药材、果实套袋、免耕马铃薯等一大批成功典型,有效辐射带动了“三避”技术的推广。

求助:急凑钱给母亲治病 他要把十几亩的苗木便宜卖了

杭州龙游路有棵心愿树 树上挂满了红色心愿卡片(图)

去年成片造林22万亩 巴中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