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牡丹花火了一座城 洛阳演绎“牡丹传奇”

2009年02月27日 09:20华商报潘京

中国园林网2月27日消息:短短十余年时间,凭借牡丹品牌的发酵效应,洛阳构筑起了一座蔚为壮观的文化产业大厦。在这座大厦里,关林、龙门、白马寺、唐三彩等一个个原本孤立的文化旅游元素,都随着牡丹的盛放,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传说中,牡丹是被武则天贬到洛阳来的。

某年冬天,刚做了皇帝的武则天看到寒风中只有腊梅点点,颇为不快,于是发出“诏书”,要求百花次日盛开——“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没想到,第二天果然“姹紫嫣红”。不过,“艳色天下重”的牡丹却怀抱枯枝、兀自不开。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牡丹连根铲除、烧掉,接着又发一纸酷令,将牡丹贬至洛阳邙山,欲让其永不生根。

谁想到,在贫瘠的邙山,牡丹居然浴火重生。一年割去,次年再发,蓬蓬勃勃,国色天香。

如今,流传千年的牡丹故事依然在洛阳演绎。所不同的是,故事中增添了文化品牌的力量,传奇里蕴藏了更深广的产业内涵。

凭借着25万盆盛开的牡丹,2008年4月,洛阳轻轻松松地将58.89亿元旅游收入收进囊中。与此同时,白马寺、龙门石窟、唐三彩……一条条精致的文化产业链条,也在这火热的牡丹文化中,被舞动得猎猎生风。于是,人们说:“一朵牡丹花火了一座洛阳城。”

洛阳打造牡丹品牌用了26年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在“千年帝都、牡丹故乡”的宣传语中,牡丹是最广为人知的洛阳的代名词,而把牡丹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却是始于26年前。

1982年,时任洛阳市副市长的郑书廷等人倡议,把牡丹作为洛阳的一种文化产业品牌来打造。此举得到很大范围的响应,最终经送交市人大、市政府研究,将牡丹确定为市花。从次年起,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举办一次洛阳牡丹花会。

“从现在看,牡丹品牌就是从洛阳的牡丹花会一点点树立起来的。”洛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李祥说,那时候,牡丹在洛阳市的种植主要在邙山一带,不仅品种少,面积也只有几百亩。而随着牡丹花会举办至今,今天的牡丹种植面积已达两万多亩,也就是说,26年间面积扩大了20多倍。

在洛阳,牡丹的种植历史最早可推溯至隋唐。史载隋炀帝曾在洛阳西苑大量种植牡丹,其后,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又赋其宁折不弯、傲骨天然的精神品格,而在唐人诗文中,咏牡丹的佳句,更是层出不穷。

“在栽培牡丹的过程中,洛阳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牡丹文化。不仅洛绣中绣牡丹,建筑物上雕镌牡丹,连出土的文物上,只要是有花的,绝大多数都是牡丹。”

洛阳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会安说:“有一个品种叫焦骨牡丹,据说就是被武则天烧后埋在这里长成的,因后来花叶紫红如炭,老百姓就叫它‘焦骨牡丹’。这虽然是传说,但牡丹在当地有水土之利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鼓励群众种牡丹,最初,政府每亩给补助400元。这种扶持,经过多年的坚持,终于获得回报。如今,仅每年鲜切花、盆栽和催花牡丹便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花牡丹,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洛阳花”。

“牡丹是花,但牡丹身后不仅有文化内涵,更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它的美天下皆知。洛阳要做的,就是要在人们心中强化洛阳牡丹和洛阳牡丹美的观念,把牡丹变成洛阳‘特产’。”李祥说,最初的牡丹花会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链,直到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即1995年以后,随着洛阳牡丹真正的深入人心,整个产业链条才逐步完善。

而在这个过程中,从洛阳1983年首届花会的6分钱门票,到现在几十亿元的旅游收入,足见牡丹品牌的经济威力。

如今,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无处不在的是牡丹的身影:路标的后面、广告牌上、酒店里、灯箱上,五颜六色的牡丹傲然盛放,流溢的是一座城市对于它的钟爱。

“牡丹产业链,实际上都是依托在牡丹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之上发展起来。”李祥说,品牌打不起来,再完善的产业链也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运行。

由牡丹衍生出的牡丹产业链

于是,依托牡丹品牌的缓慢发酵,牡丹的文化产业链条在短短十余年间,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完善。

起初,人们意识还只徘徊在单纯的牡丹旅游链条的考虑上。许多人认为,牡丹就是牡丹,除了种植、盆栽、鲜切花,还有什么可做?

“最初的产业链只是搞销售牡丹种苗,搞牡丹园、花会以及春节期间的盆栽花、鲜切花,产业链不长而且比较单一。”杨会安介绍,当时政府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扩大牡丹种植面积,组建牡丹研究所——当然,这些工作后来证明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大面积种植的牡丹,才有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宽阔舞台,才给了品牌得以延伸的巨大张力。

经过不断发展,截至2007年,洛阳市区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其中观赏牡丹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牡丹园600余个,其中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是国家级牡丹观赏专类园,收集、培育牡丹品种1000余个,是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基因库。而今,通过技术培育,在洛阳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盛开的牡丹。各种牡丹园,每天迎来八方游客,周末的游客量最多时甚至能达到2000人之多。

当然,最初这种单纯的产业发展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资金短缺、缺乏市场观念等等。“大家一窝蜂地种牡丹,势必出现品种低、互相压价的情形。”

不过,杨会安说,这些产业痼疾随着整个产业链的完善逐步得到改善。由于牡丹品牌效应的逐渐显露,有了大面积的牡丹做基础,洛阳也随之将牡丹的后半段产业链“整理”了出来,于是就有了牡丹化妆品、牡丹干花、牡丹干皮(中药材)等深加工产品;有了牡丹剪纸、牡丹刺绣、牡丹三彩等衍生工艺品;也有了牡丹舞、舞剧《牡丹魂》、歌曲《洛阳牡丹》等歌舞作品……

“拿洛阳干花来说吧,到洛阳来了,走时得带点纪念品吧,带什么呢?当然最好是牡丹。于是,就有了牡丹干花,既好看,又携带方便。一枝干花的成本不到20元,能卖到30块钱,好的品种还能卖五六十元钱。”杨会安风趣地说,像牡丹做成牡丹饼,可以食用,做成牡丹茶,可以喝……这些产品,是靠牡丹品牌发展的,反过来,又能强化品牌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靠着孜孜不断的探索,牡丹深加工产品以及其他牡丹文化产品得以迅猛发展。目前,每年这些产品收入,就已占到了牡丹产业链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既便如此,在深加工上,洛阳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经过对牡丹花、牡丹叶、牡丹茎、牡丹根进行开发,有了牡丹食品、牡丹精油、牡丹养生酒、牡丹消毒剂等等深加工产品,但由于生产企业尚未完全形成规模,因此至今还没有颇具影响力的深加工品牌。

牡丹花会带动系列文化品牌

“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意浓。”在牡丹这个大品牌影响下,由牡丹三彩继而黄河澄泥砚,由牡丹花会继而河洛文化,洛阳的牡丹文化产业之路开始越走越宽,也越来越明了。“有了牡丹花会,河洛文化就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来,而依托河洛文化,很多文化产业就被带动了。”洛阳市旅游局市场科副科长李永江介绍,河洛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最早产生于洛水、伊水的洛阳佛学、道学,河图洛书,姓氏文化等等,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于是,位于关庙镇的关林文化,位于龙门镇的石窟文化,相继随着牡丹产业链条的触及而被挖掘出来。从1999年起,每年9月,洛阳都会举办盛大的全球关帝朝圣大典,而相关的关帝木雕、瓷品、书籍等等,也受到人们的很大关注;龙门石窟,更基于牡丹花会的影响,每年来看石窟的游客也逐年增多,而相关文化产品如《龙门二十品》、黄河澄泥砚,也销售渐火。“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关羽是武圣人,而关帝文化在全球华人中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年前,在牡丹品牌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关林关注度还不算高,而牡丹成了洛阳牡丹之后,关林的品牌影响力也渐追牡丹了。”李永江说,现在每年都会有上千万的人来朝拜关公。在台湾,仅关帝庙就有600多座。“关公业已成为财神爷的化身,所以关公像、关公木雕、关公瓷器等等,也都销售得不错。”

与此同时,正在上演的歌舞剧《河洛风》、《十万宫庭乐舞》以及尚在筹划之中的《洛神》等,也都随文化产业深入兴盛起来。

家住洛阳老城区的市民张庆春说,以前全家人就是看看豫剧,这些年随着牡丹花会的举行,游客多了,话剧、歌舞剧也多了起来。感觉上,城市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而今,牡丹不单单是作为一张文化牌被打了出去,其产业链也已扎根深厚。现在,除了白马寺寻踪、关帝朝圣大典,洛阳还有了内容丰富的四季旅游品牌,即春天的牡丹花会,夏天小浪底观瀑布节,秋天河洛文化旅游节,冬天伏牛山滑雪节。而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链活起来,洛阳还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旅游年票,每年仅持年票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就达到近50万人次。

据市委工作人员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洛阳牡丹花会就被冠之以“河南牡丹”,客观上形成了洛阳搭台、河南唱戏的有趣模式。市花会开发办统计,自2001年至今,洛阳市的旅游收入,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洛阳市的旅游业,也在GDP的比重中,由原来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13%。

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

毋庸置疑,洛阳牡丹文化产业的魂是文化,而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则来源于灵活的市场化调整与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