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匠”廉云波。 司成钢 摄
推荐阅读:
人物观点
农民也应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善于捕捉商机,走出只依靠种地致富的“小巷思维”。
无论从事任何农业生产,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养花更是如此。
———廉云波如是说
中国园林网3月18日消息:每天都与鲜花相伴,满目的姹紫嫣红,满鼻的清新幽香,想来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更何况这鲜花还能带来致富的希望。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关村农民廉云波正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仅今年春节期间,他种植的各种盆栽鲜花就为其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益。 “‘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放开眼界,拓宽领域,走出只依靠种地致富的‘小巷思维’,依托先进技术,勤劳肯干,致富就不会再遥远。 ”
最初,他先后到沈阳、大连、北京等地进行市场考察,并购买了5个品种9000粒花种回家搞起了鲜花培育,其结果就是培育出的7000盆鲜花净赚了1.5万元。
小试牛刀的成功,令廉云波信心倍增。他一家人在2001年投资了5万多元建起了两个210平方米永久式标准温室大棚和一个300平方米钢架结构冷棚,开始放开手脚从事养花事业。可好景不长,2003年春,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廉云波引进的7000粒外国名贵花种让他损失2万多元。这几乎是一家人半年的收入!此时廉云波才真正意识到技术对花卉种植的重要性。从此以后,廉云波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各种花卉种植的培训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而且还通过自学和实践不断创新培植技术。他所采取的充分利用花卉周期增加培育茬数、立体式种植、饱和利用面积等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鲜花的产出效益。到2008年廉云波家的育花大棚已经达到7个,总面积1800平方米,种植品种近40种,当年销售绿化美化草本花达6万盆,花卉苗木8万株,各种观赏花卉、盆景1万多盆,销售范围辐射到新宾、宽甸、通化等地,实现利润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