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路新栽的黄玉兰,这种树即使成年后,也难以成阴
中国园林网3月20日消息: 最近,许多市民发现,福州达明路与杨桥路交界的老福洲前面的人行道上,成排的大榕树被移走,换上了只有碗口粗的小树,而且这种树叶子稀少,难以成阴。许多市民纷纷给来电,表示不解。
昨日,记者赶到达明路,发现老福洲门前浓阴蔽日的景象已不再,一片光秃,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在附近等车的市民无处遮阴,只好躲在屋檐下。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林先生长叹:“种了二三十年的大榕树,每棵直径有三十多厘米粗,遮天蔽日,风景优美,不知为何要砍掉。”
记者见到,达明路新拓宽的道路长约两公里,每隔两三米就种着一种在福州很少见的小树,树干只有碗口般粗,枝叶很稀疏。而邻近的北大路拓宽后,成排的树阴浓密的大榕树被移走,补种的树苗,也是这种树。市民也不理解,为什么不补种那些能形成树阴的榕树或大叶榕之类的树。附近的居民很忧心,“这样的树啥时才能成冠,发挥行道树的功用?”
对此,福州市园林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这种树叫黄玉兰。以前福州的行道树大多是榕树、芒果树,品种较为单一,不利于城市的美化,而此次补种的黄玉兰,可以增强福州园林建设的物种多样性,到了春天,市民就可以观赏到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黄玉兰。同时,福州是台风多发区域,枝冠太大的榕树在台风期间容易砸伤人,也不好清理,而此次种植的黄玉兰树苗已有八九年的树龄,只要成活,就可在短期内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林大学的一位专家说,黄玉兰花型较大,是很好的观赏树种,但树叶稀疏,遮阴功能差,且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达十几年,即使成年后,也难以成阴。
快刀短评:让榕城街道花香四溢,园林部门的意图很好。但市民更盼望多些绿阴。
从去年起,榕城移树之风很盛,多条道路几十年的大树被移走,市民忧心,媒体也多有呼吁保树,但一片片绿阴仍然消失。希望园林部门多听听市民的呼声,为榕城多留些绿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