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云南花卉产业主动爬坡:迎寒绽放花更香

2009年03月23日 08:55金农网

中国园林网3月23日消息:春来到,花争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花木产业能否美丽依旧?云南、四川等地主动升级发展花木产业,增加自主品种开发,弥补物流营销等短腿环节。希望他们的做法对其他地方也有借鉴意义。

春耕时节,云南丽都花卉公司正忙着推广1000亩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鲜花,其中奥运颁奖用玫瑰中国红300亩。董事长朱应雄告诉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口量缩减了一半。不管多么困难,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正种下新的增长点。

正如丽都公司,作为农民重要的致富产业,云南花卉产业正向着更为高远的目标努力爬坡。而这,也使得云南花卉产业在经济比较困难的形势下,美丽依旧,迎春绽放。

品种培育

从一枝独秀到群花献春

昆明花市上,一枝玫瑰不过一块钱,而中国红却拍出了一枝70多元的天价。中国红走红,成为云南鲜花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范例。

全国每两枝鲜花中,就有一枝来自云南。因培育技术滞后于产业发展,云南市场上九成以上的鲜花栽培品种来自国外,昂贵的专利费让云花营养不良中国红专利费每枝只有2元,而国外相近品种的专利费高达8元!不支付专利费就没有专利证书,这样的花出口在海关就会被拦下。

就算没有金融危机,生产车间也没前途!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的和葵副主任介绍,云花正从两方面突破: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和开发兰花、茶花等本土品种。云南的鲜花品种已经从鲜切花一枝独秀到国内外品牌群花献春。  

;中国红入选奥运会颁奖用花;云樱成为首个东方型百合杂交新品种到2008年,36个云南花卉新品种获自主知识产权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一,还有30多个被列入审查。这一年,云南新品种种苗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自主知识产权花卉种苗产量过百万株。目前,云南地方特色花卉、观赏苗木、花卉种业和加工业齐头并进,以茶花、兰花(国兰)为代表的地方特色花卉逐渐走上了产业化之路,逐步从圈内爱好者走进寻常百姓家。

应对危机

从花开花谢到百年基业

云南是亚洲最大的花卉出口基地,鲜切花产量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面对当前销量减少、成本上涨的压力,云南许多花卉公司主动健身抗寒。

丽都公司加强了对种植农户的服务:每月免费培训;种苗价格每棵从5毛3降到3毛5;免收测土施肥土壤检测费用,为花农每亩省下1000多元。他们还打算让农村大喇叭响起来,广播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和市场信息。

和葵分析说:对云南花卉来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是一次机遇。他认为,危机使国际鲜花市场总体下滑,但日本等国对质优价廉的云花需求不降反增,国内市场也有稳定、庞大的消费支撑。

不过要在危机中崛起,云南花卉还有两大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优质鲜切花的总体规模不够,二是出口物流不畅。云南花卉企业年营业收入逾千万元的不到 10家,没有持续的规模供货能力。鲜花出口没有货运航班,昆明到中东、欧洲甚至没有直达航线,造成花卉经常运不出去或运价居高不下。

从在市场里花开花谢自生自灭,到创造百年基业,云南花卉企业将目光瞄准了资本市场,通过融资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受益于资本市场,锦苑公司启动了云南花卉产业园及花卉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两个总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明珠公司和丽都公司则在产品提质增效和品种研发方面展开了大攻势,还有几家花卉企业的融资谈判都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2008年,云南花卉产业促进花农增收45亿元,同比翻了一番多。在洱源的罗坪山地区,300多户彝族群众世代分散居住在高山上,打猎得来的鸟兽被送往餐馆换盐巴钱。为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润森公司把百合种球分发到群众手中,按每亩3000元的价格回收。不少彝族群众天不亮就从家里赶路,翻山越岭来到项目区学技术。100多亩百合种球,让彝族群众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在贫瘠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