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5日消息:3月23日至3月24日,以新疆地质调查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门国发为组长的19名专家组成员,对被誉为“城市抢救工程”的六道湾煤矿西翼塌陷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及项目开发第一阶段(勘查)成果进行了评审。第一阶段(勘查)成果最终通过评审。
勘查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在3月24日的评审意见反馈会上,门国发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评审结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本次勘查工作查明了勘查区环境地质条件和矿山开采情况,查明了地面塌陷范围及回填土的空间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基本查明了地下采空区的空间分布、采空区顶板冒落带分布,提出的稳定性分区和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正确,治理措施建议可行。
六道湾塌陷区已完成绿化1600亩
据悉,六道湾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工作由新疆鸿远投资有限公司承担。2005年至2008年,该公司累计投入资金2.388亿元,完成了治理第一阶段(勘查)工作及配套工作,其中完成园林绿化面积1600亩,共计植树约19万株。
同时还完成了塌陷区治理区域内迁坟、拆违及各种工程用房建设;完成配套输水管线、用电设施和塌陷区区域内道路的建设工作等。
副市长李宏斌在3月23日的评审会上说,召开六道湾煤矿西翼塌陷区评审会意义重大,希望能早日实施这项综合治理工程,消除这个区域因地质灾害情况不明带来的基础设施差、安全隐患多、环境卫生差等状况,改善乌鲁木齐的生态环境。
六道湾塌陷区综合治理分三个阶段
六道湾煤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2005年正式立项。新疆煤炭设计院及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处当年出具的《六道湾塌陷区影响范围勘查报告》表明: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面积3025亩,其中塌陷采空区面积2400亩。
六道湾煤矿采煤塌陷区西翼环境综合治理及项目开发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确定该区域内“采空区、变形区、影响区及稳定区的分布范围”;第二阶段为在此基础上,对各区进行设计治理;第三阶段为完成矿山绿化工作。每一个阶段都得通过专家评审,最终建设为集生态、园林、休闲、娱乐、运动、居住为一体的“天山明珠生态园”。
副市长马雪峰在3月24日的评审意见反馈会上说,这次评审顺利通过为下一步的治理明确了方向,相信该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