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含量低 梧桐“毛毛雨”只能靠“人海战术”

2009年04月27日 09:16南京日报邹伟

中国园林网4月27日消息:近,南京漫天飞舞的梧桐“毛毛雨”,给道路清扫保洁带来考验。

“毛毛雨”虽属“自然灾害”,却凸显了传统扫马路模式的“软肋”。为实现“城市天天都干净”,我市每天有近1万名环卫工辛勤奋战在大街小巷。但环卫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的状况,一直未能彻底改变。

镜头:从凌晨4点,干到晚上10点半

前天上午10点左右,白下区环卫所环卫工孟师傅仍在蓝旗街忙活着。一辆脚蹬三轮垃圾车、一把小扫帚、一只垃圾小铲斗,是他随身所带的全部“装备”

“‘毛毛’太多了,刚扫过不到15分钟,就会又落一层。”孟师傅说,他每天从凌晨4点干到晚上10点半,除去吃饭休息,每天花在马路上的时间至少有16个小时。工作劳累倒也习惯了,最难受的是空中“毛毛”乱飞,地上的“毛毛”一扫也乱飞,弄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咳嗽,打喷嚏,浑身痒。

在中山东路、中山南路、汉中路、中山北路、瑞金路、陵园路等梧桐树集中的路段,“毛毛”乱飞的情况大同小异。市市容局环卫处有关人士估算,南京现有15万棵左右梧桐树,每年3-5月梧桐树芽衣絮和果毛絮飘飞时,每天要清扫“毛毛”50吨左右。

问题:科技含量低,只能靠“人海战术”

“毛毛”乱飞,能不能清扫之前洒点水?采访中,不断有市民这样问。孟师傅告诉记者,洒水车主要负责主干道,像蓝旗街这样的支路洒水车是不来的,环卫工自己也没洒水设备。

“由于环卫设备落后等因素,南京扫马路的科技含量很低。”市市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目前总共只有60辆洒水车,有些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洒水车。城市不断发展,道路不断增多,现在的道路洒水率只能达到44%左右。而北京、上海等城市,洒水率达到了90%左右。

扫马路科技含量低的另一表现是机扫率太低。全市目前只有扫路机(车)61辆,全市机扫率只能达到总清扫面积的20%左右。扫马路主要靠“人海战术”,靠近万名环卫工起早贪黑地挥动大扫帚。而北京、上海等城市,机扫率达到了60%以上。

解答:今年添120台设备,逐步提高机扫率

为提高扫马路科技含量,市、区有关部门也在努力。去年,玄武区投入1000万元,新增7台大功率吸尘式扫路机和8台洒水车。该区主次干道机扫率,已从占总清扫面积的20%提高到了60%。

“为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质量,降低环卫工劳动强度,今年,我市计划继续加大投入,增购120辆(台)扫路机、洗路机、洒水车等环卫机械作业设备,争取全市机扫率不得低于总清扫面积的25%。”市市容局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药物治“毛毛”技术仍不成熟

为根治梧桐“毛毛”,多年来,我市有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但收效甚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开始尝试用“打针法”医治梧桐“毛毛”。当时使用的是一种叫“乙唏利”的生长激素,希望其能在梧桐果球成熟的时候,将果球直接催熟落地,减少“毛毛”飘飞的时间和机会,后因实施效果不突出而放弃。

1996年,我市开始尝试对梧桐树进行嫁接,修剪掉原有梧桐树的枝条,将培育后的少挂果品种枝条嫁接上去。北京东路、江苏路、湖北路、丹凤街、安仁街、中山南路、莫愁路、凤凰西街、常府街、仙鹤街等30多条街道很多梧桐树,都进行了嫁接。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年轻”的梧桐树,且无法根除“毛毛”。因嫁接会留下“伤口”,老树经不起这种折腾,主干道上很多梧桐无法嫁接。

2005年,我市尝试用高压水枪冲掉梧桐树上球果中的“毛毛”,整体效果不佳。很多“毛毛”无法被冲落地面,水分挥发后继续飘飞。

2006年,我市开始研究“化学方法”,通过药物让梧桐树果实提前脱落或者整体脱落,但该技术目前还未成熟。

“根治梧桐‘毛毛’是个国际难题。大约30年前,专家们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但至今没找到真正攻克的方法。”一位园林专家说。
 

推荐阅读:

2009年04月份金边黄杨高度20-60公分苗木报价信息

农业合作项目:南国花卉科技园 吸引众多企业入驻

雅安:花卉苗木产业的春天来了?

新疆:裕民县扮靓城镇喜迎山花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