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2日消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云南花卉行情不断看涨。2009年一季度,云南省鲜切花又迎来“开门红”,月季、康乃馨、非洲菊和百合四大鲜切花均价创2005年以来的新高。在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受到重挫,销售额减少20%左右的大背景下,“云花”是如何化“危”为“机”的?
花卉大户转战云南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一批花卉种植企业开始转战云南发展,希冀获得更多机会。
在花卉生产不占经济主导的辽宁等省份,相比于云南,其劳动力更显紧张,花卉生产成本更高,加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影响,这些省份的花卉产品出口利润下降。2008年辽宁丹东天赐花卉有限公司先后在云南成立了两个分公司,现已在丽江、大理和昆明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几百亩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和高山杜鹃生产基地。
大批外来企业的涌入,为云花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
花卉物流成本下降
花卉物流成本的下降及花卉新产区的建成,给“云花”增添了竞争砝码。经济危机导致其他行业的产品运输量下降,给“云花”物流让出了空间,因此去年花卉运力充足,出口物流成本有所降低,尤其是春节、情人节等重要节日期间,花卉外运未受阻、受限,运输渠道畅通。
据调查,今年花卉运费较2008年下降了10%~30%,昆明至曼谷的航空运价从去年的每公斤10~12元下降至目前的每公斤7元,至新加坡、吉隆坡的运费从每公斤12元下降至每公斤10元,至日本、香港的运价分别从每公斤13元和每公斤5元下降至每公斤11元和每公斤4元。
花卉产业升级提速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云南花卉老区的土地、设施等已不能满足花卉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加之随着滇池退耕还湖政策的加快实施,主产区昆明市的花卉生产逐步外移或扩展至经济欠发达、农民生产积极性高的嵩明、安宁等县区以及红河、曲靖等州(市)。这些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和生产资料成本较低,花卉生产基地向外转移后,设施、品种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花卉品质将再上一个层次,优质低成本产品无疑会给云南花卉出口增添竞争砝码。
此外,今年是花卉生产老区转移、新区发展的过渡期,优质花卉产品将供不应求。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新形势下花卉出口利润依旧可达15%~30%,利润空间远大于内销,花卉外贸潜力依旧喜人。
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强
在新兴市场中,云花在中亚、中东和俄罗斯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当地消费者对“云花”的需求明显增加,是最具开发前景的市场之一。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华说:“中亚国家对鲜花的需求量很大,云南鲜切花刚好符合他们的消费要求,近两年他们进口云南的鲜切花都是预付款,做生意很爽快,从来不还价,信誉非常好。”杨月季公司除了努力开发中东、新西伯利亚等新兴市场外,还加紧开拓澳洲市场,去年该公司出口澳大利亚的月季达100余万枝,今年出口量有望翻番。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