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苗木行业“移花接木”结硕果

2009年05月19日 09:47湖州晚报 

中国园林网5月19日消息:果球是从荷兰空运过来的,土壤是从东北买来的,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和长兴无关。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浙江冠龙绿化有限公司凭借着一招“移花接木”,不仅让这些来自荷兰的郁金香和风信子在长兴的地界上扎下了根,更给长兴的传统苗木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

访——浙江冠龙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厚海

说到在长兴种郁金香、风信子这些“洋花”,当初我也吃不准。2007年秋天的时候,长兴正在召开长洽会。当时,从荷兰来了几个洋专家,说打算要把荷兰的国花郁金香引进到长兴来,并来到了我的企业里。由于当时在语言沟通上有些困难。所以,当天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我开着车跑到了长兴中学找来了一名英语老师来给我们当翻译。在经过了一天多的沟通后,县政府的领导和洋专家们都告诉我,至于技术什么都别担心,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种植基地给弄起来。有了这些洋专家和政府的鼓励,终于让我鼓足了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荷兰的国花郁金香,在长兴的土地上开起来。

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不假。2008年年初,我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终于在长兴雉城镇边上修建起了两个全自动化的花卉大棚。并在当年元月份从荷兰空运来了首批100万头郁金香果球和20万头风信子的果球。可是谁想到,当把大棚刚搭起来,就遭遇了50年一遇的雪灾。一个大棚就在那场雪灾之中,毁于一旦。当时,我真有些万念俱灰的感觉。可就在这个时候县政府领导给了我送来了关怀,让我从最困难的低谷中走了出来。在大家的努力之下,2008年虽然遭遇了雪灾,但是我仍赢得了精彩。

有了去年的经验之后,我今年又加大了投入。由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现在郁金香和风信子种植的规模我最大,所以在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之后,现在我种植的鲜花更本不愁销路。

■记者采访:

鲜花开放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三小时以内;鲜花从出厂到进入市场整个流程的时间严格控制在五个小时以内;每一棚租摆花在进入市场前必须按照六项标准进行统一,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不能进入市场。正是有了这些近乎苛刻的标准,为浙江冠龙所种植的郁金香赢得了良好口碑。

当记者昨日来到种植基地时,工人们正在对鲜花进行喷淋灌溉。现场的技术人员胡师傅告诉记者,由于鲜花规格讲究标准统一,而要达到这种标准,就需要在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操作。为此,每天这些鲜花浇灌、通风、施肥等步骤,都是严格按照规定来操作的。正是有了这些技术支持,所以他们生产的鲜花每支从花型大小到颜色差别,都近乎是“克隆”出来的。

为了扩大生产,浙江冠龙绿化有限公司将在今年新引进两条全自动的鲜花生产流水线。同时,已经开始通过多方面联系,以争取将这些在长兴扎根的郁金香,搬到明年上海世博会的“大舞台”上去,为长兴的苗木产业增添一份新光彩。

■专家点评:

苗木产业作为长兴及我市新近兴起的行业,随着市场不断的扩大,竞争也越发激烈。如何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对于湖州许多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面临的新课题。

按照企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传统运作观念来说,通过寻找市场的空白点来当作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这中间,还存在着一个盲区,就是对市场发展方向的判断问题。花卉产业作为我市苗木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相对于国内一些大型鲜花生产基地来说,并不具备规模优势。但是,湖州在这一产业上,有许多省份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如何做好扬长避短,对于我市的苗木产业来说,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甚至是整个产业的成败。这也就需要我市的民营企业家精英们,按照科学发展观,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寻找市场新的空白点,并通过对市场发展方向的判断,来把相关产业不断优化。

(来源:湖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