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6月本是“星天牛”的高发期,北仑佳禾园艺的出口苗木却远离了“星天牛”的危害。“多亏了区农林局、农业园区为我们解难题,及时控制住了病害。”该公司总经理李玉祥说。前几天,北仑区农林局、农业园区与宁波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对佳禾进行重点帮扶,共同应对欧美国家的相关检疫措施。
去年下半年,欧盟国家针对“星天牛”这一病害设置贸易壁垒,要求输入的寄主植物来自“星天牛”非疫区,或出口前已隔离种植两年,并在植物检疫证书上附加特定声明。美国也于今年1月发布“进口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寄主植物紧急检疫措施法案。此举一出,对佳禾这样的苗木出口企业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往年佳禾槭类植物的出口量都在三十万株左右,今年却只出口了五六万株。
“星天牛”在国内是一种普遍的病害,其幼虫寄生在植物根部,每年5到7月变为成虫,对植物生长危害极大。在检疫时,一旦发现植物根茎上有“星天牛”虫孔,整批苗木都要被销毁。
今年初,该区农林局、农业园区工作人员多次走访佳禾园艺,了解到企业在出口时遇到的困难。他们主动与宁波检验检疫局联系,在佳禾开展物理隔离、化学杀灭等防治“星天牛”的方法,并帮助企业制订相应的生产标准。
三方经过协商,制订了一套周密的“星天牛”防治办法:在企业里设置苗木隔离场所,从农户手中收购的苗木首先要进行隔离,剪根处理,并通过药物浸泡方可种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药物进行防治;苗木出口前,再用专门的药剂浸泡或熏蒸,最终使“星天牛”的虫害控制率达到100%。“今年新引进的苗木都严格按照这套方法执行,目前还未发现虫害。”李玉祥说,植保人员、检疫人员经常来到基地,和我们一起配药、杀虫,并开展隔离种植、诱捕等实验。
根据三方“关于加强服务,促进苗木出口”的合作备忘录,还将在佳禾建立苗木质量控制体系,规范生产和管理环节,推进苗木生产标准化和产业化。“企业将制订严格的生产标准,在收购苗木时,可以对苗木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规定,让散户按标准进行种植,有效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北仑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友良说。在农业部门和检疫部门帮助下,佳禾今年还建立起了进口种苗检疫隔离圃,申请了欧盟认证,在苗木进出口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