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4日消息:盛夏石城飘起“槐花雨”。前一阵子才开花的洋槐开始落花……“这比悬铃木的‘毛毛雨’可讨喜得多。”昨天,市园林局总工程师陈雷说,随着园林部门不断优化行道树种比例,昔日街头满眼的悬铃木,部分已被今年引进的槐、枫杨、广玉兰、大叶女贞等10个主打树种取代。
天还没亮,在龙蟠中路山水大酒店南段,就有市民抢在环卫工人之前,拣拾地上的槐花。“黄色花瓣,带有淡淡清香,很好辨认。”玄武区文德里居民何妍将“成果”捧给记者看,满满一袋。“别小看这些花瓣,能治病。中医里的槐花散,就是用槐花配的。”她说。
碑亭巷的槐花开得更盛,“花香一阵一阵的。”沿巷店家反问记者,槐树这么好,为什么很多地儿的行道树都用悬铃木?每到春季,搞得满城“毛毛雨”,行人连眼都睁不开。
“悬铃木虽有‘毛病’,可作为行道树优点确实不少。”玄武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所管理科科长黄昊说,悬铃木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夏季大叶遮阳,冬季落叶又不影响采光,而且成本不高,成活更容易。这些综合优势是其他树种无法媲美的。但一座城市不应只有一种行道树。去年,我市出台公共绿地、风景林以及道路树种规划后,行道树种比过去丰富多了。
去年至今,银杏、香樟、鹅掌楸、榉树、黄连木、枫杨、广玉兰、槐、大叶女贞等10个“主打”树种陆续进城。陈雷介绍,其中,银杏等大乔木重点在主次干道两侧安家,槐等中小乔木重点栽至街巷。往后,还将引进培育毛白杨、薄壳山核桃、榔榆、朴树、合欢、乌桕、水杉等21个树种,按一定比例搭配种植,彩化道路。
推荐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