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有望成北京校园植被 千种草药中选6种

2009年07月07日 10:02QQ新闻

中国园林网7月7日消息:中草药有望在未来成为北京中小学校园的绿色植被。
 

日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处处长屠志涛在“知识共享与中医文化传承论坛”上介绍,将先从东城区小学试点开展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让青少年通过自己的栽培,了解中药的种类、外观及功效,感受并传承中医药文化。

首批种子暑假前发放

昨天下午,东城区48所小学各派出一位老师,齐聚东四九条小学接受中草药种植“师资培训”,并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张本刚教授手中,领到首批种子,赶在放暑假前,把种子分发给试点班级的小学生,教孩子们在假期里栽种出一棵板蓝(根),或一株可用于解热镇痛的天仙子。

千种草药中选出6种

目前并非中草药播种的最好季节,也考虑到很多师生都是初次接触植物的栽培,张本刚特地从千余种药用植物中,筛选出易成活,有显著出苗、生长特征的6种草本药用植物,包括公众熟悉的板蓝根、车前(草),还有名字非常特别的王不留行、天仙子、水飞蓟和巴天酸模。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案”还将根据实践,不断修订。下学期,相关部门还将探讨中医药书籍和课程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具体进程。

■ 背景

呼吁一年多 终得以试点

作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积极建议者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郝近大研究员说,自己为这个设想已呼吁了一年多,现在终于得到了东城区政府和区教委的支持。但“设想简单,真正要做起来,会有不少困难”,郝近大坦言,之前,专家的建议是在学校里广泛栽种中草药,作为校园绿化的一部分,由于很多现实因素,所以试点工作将先从小学生盆栽中草药开始。

■ 反应

暑期试种 开学移植校园

东城区教委小教科相关负责人刘颖介绍,中心城区的校园面积都比较小,现有绿化多采用爬山虎等立体植被覆盖,且一些校园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自有特色的绿化,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做出大的调整,大面积栽种中草药;另外,目前即将放暑假,气候不适宜多数药用植物的播种,而且暑假时间较长,无专人养护,可能会导致中草药植被凋亡。因此,东城区教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及相关专家商讨后,决定先遴选出6种宜栽种成活的药用植物,分发到各学校的试点班级或兴趣小组,让部分小学生在假期里试种中药“花草”,并为自己所栽草药性状、药用部位、功能主治等特点写出观察或“采访”笔记;如果效果不错,秋天开学后,学校老师会帮助学生,将盆栽植物移植到校园苗圃中,进一步推广种植。
 

推荐阅读:

永安:大学生村官打造鲜花产业(图)

7个花盆的创意设计 灯泡里面也能种花(图)

金融危机 就业困难 林学专业毕业生却成为“香饽饽”

组图:英国神奇剪刀手 把自家花园变成动物园

(来源:QQ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