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7日消息: 天津市蓟县近年来致力发展苗木产业,呈现出规模发展,结构优化,向纵深推进的好势头。目前,全县现有苗木花卉种植面积4.5万亩,育苗总量约计9000万株,全县年可出圃苗木3500万株,主要销往京、津、冀等地,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蓟县苗木产业始于90年代初,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呈现了几个新特点。
一是苗木基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京哈公路为主线,以邦均镇等十个乡镇为中心“一带十区”的发展格局,仅京哈公路沿线苗木花卉带总面积就达到2万亩。另外,还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600亩的天津中园四季苗木花卉专业批发市场,长期入驻客户380户,零散户2000户,日交易额达到50万元,基本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
二是种植结构日趋合理。在苗木品种上,积极组织和引导种植户进行品种改良和更新,加快了名、特、优、新、奇品种的引进。目前已由原来的十几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玉兰、紫薇、雪松等420多个名优品种。在苗木规格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种植苗木规格也逐步转变,从过去发展小苗调整为发展成苗、大苗、珍品苗,既缩短了周期,又扩大了利润空间。在种植区域上,各乡镇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促进了专业村和专业乡镇的发展。目前,全县苗木花卉面积超积千亩的乡镇达到4个,苗木花卉专业村150个,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三是经营模式实现纵向发展。部分苗木花卉种植大户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的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由种苗、贩苗向承揽园林绿化工程、建筑绿化工程转变,实现了经营模式的纵向发展。目前全县有绿化公司39个,通过承揽各种绿化工程,实现年收入2300万元。同时,农民自发的成立各种合作组织55个,苗木经纪人近700人,形成了“公司+经纪人+农户”的经营模式保证了农民增收。
在苗木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运输、餐饮、农资和劳动力等相关产业发展。全县运输苗木的车辆有1400多辆,仅此项收入每年可达3800万元。苗木产业每年拉动农资销售收入430万元,促进周边餐饮服务业增收近10万元。另外,在邦均和李庄子自发形成了两个大的苗木劳务市场,拥有专职起苗、运苗的劳动力3000多人,每年促进农民增收1700多万元。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