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花卉业发展纪实——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图)

2009年08月11日 15:33中国绿色时报闽花人

花卉:水仙花

花卉:水仙花

盆景:同根生

盆景:同根生

花卉:猪笼草

花卉:猪笼草

花卉:蝴蝶兰

花卉:蝴蝶兰

中国园林网8月11日消息: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多山,河流纵横,自然条件优越,花卉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发展花卉产业优势明显。

福建是发展花卉的黄金地带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源丰富,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自然优势,是各种花卉最适宜的发展区域;境内倚山面海,生境各异,蕴藏着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各种野生花卉资源多达128科371属565种,商品花木更有3600多种;福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闽籍华人华侨总数约有1200多万人,遍布世界各地,既有利于花卉等产品进出口贸易,也有利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福建东临海峡与台湾相望,南接粤、港、澳,西通赣、湘,北连浙、沪,是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省内外高速公路、铁路、空运、海运四通八达,各种产品、物资流通十分便捷。

福建花卉发展历史悠久

早在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八闽的建兰由秦始皇使者徐福携带赠与日本。在汉代(公元前206~前220年),已引进、种植原产印度的茉莉花。到唐代至五代(公元618~960年),福州、漳州、漳平、泉州等地民间盛行上山采集奇花异卉,养花赏花。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花卉栽培有了较大发展,栽培花卉达50多种,并开始出现商品生产。福州凤岗里、漳州九湖乡已广栽花卉成为花乡。南宋时,龙江(即今漳州)人赵时庚著《金漳兰谱》,这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第一部兰花专著。元代,漳州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问世。明清时期(公元1368~1644年),花卉商品生产渐趋兴旺,并已形成驰名中外的水仙花、建兰、山茶花、茉莉花等特色花卉,不但销往省内外,还出口到境外、国外。民国时期,福建引进种植热带兰、仙人掌类、一二年生草花、球根花卉等一批花卉达300多种。同时,又有十八学士、六角春、五宝等山茶花品种东传到日本。

福建省花卉业发展迅猛

在新中国成立后前35年,福建花卉业经历了振兴、挫折(文化大革命)、恢复发展阶段。全省花卉由建新、漳州九湖、漳平永福三大花乡发展成为福州、漳州、厦门、泉州、龙岩、南平、三明、宁德、莆田等9个特色花卉产区。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提出:“发展我省花木盆景要作为改变农业结构的一个产业来搞。”1997年后,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发文,把花卉列为农业产业化9个主导产业之一和全省农业9个重点特色产品之一,要求大力发展。为构建花卉产业和加速花卉产业化,全省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目标,从发展壮大花卉企业、建立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入手,狠抓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结构多样化和产业系列化,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福建已被列为中国花卉综合实力十强省市之一,排名第五位。至2008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28.95万亩,销售额43.31亿元,出口额3912.7万美元,亩均销额14960元,跟1985年比,分别增长了5.03倍、56倍、23.29倍和8.44倍。花卉出口额位居全国第三位,主要出口产品有水仙花、盆栽榕树(人参榕)、虎皮兰、蝴蝶兰(种苗)、富贵竹、仙人球、观叶小盆栽等。福建花卉亩均销额自2002年突破万元大关后,连续5年呈现逐年稳定上升态势,表明福建花卉产业已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过渡。

花卉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进入21世纪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全省各地花卉业界发挥近台优势,大力开展闽台交流与合作,至2007年,已有150多家台资花卉企业入驻福建,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成为推进现代花卉业的中坚力量。近些年来,福建省在漳州市建立了国家级对台农业(花卉)科技园,举办了11届海峡西岸花卉博览会,赴台联办了3届“漳州水仙花雕刻艺术展”。厦门首次通过“小三通”向金门赠送了78种观赏植物。目前海峡两岸相互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训、考察访问以及合作办展等,更是目趋频繁。在漳浦还成立了全省性的闽台花卉协会。

新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加强闽台农业合作,要大力发展园艺业,要积极培育包括花卉在内的六大特色农产品,必将极大地推进福建现代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荐阅读:

资溪国道绿化建设成效今非昔比 已成了资溪一张新名片

河南:潢川花木的“五子登科”——以花富民 挣到票子

江苏常州:艺林园花木公司打造4A级生态观光园(图)

河北:隆化积极推行杨树苗木“订单”生产模式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