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4日消息:“绿色”世博,究竟“绿”在哪里?尽量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最大化降低排放,成为整个世博园区的特征。在这里,树木、阳光、水、风……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能源,被循环使用。在多种全球最新技术的运用下,世博园区将成为不折不扣的节能环保技术的“最佳实践区”。
看点一:世界最大生态墙成“绿肺”
去过爱知世博会的人,恐怕都会对其中一面“生命之墙”留下深刻印象。这面巨大的绿化壁规模宏大,长150米、高12米以上。
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着一面比其更大的生态墙,4000平方米的面积达到世界第一。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如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菱形钢架子。今年秋天,架子上就将安装上无数种植了小灌木的模块,再经过一冬一春的养护,待到明年“五一”,两面墙上将绿意盎然。
绿墙不仅仅是景观,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夏季,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热传导;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可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
其实,这面“生态墙”的功能还远不止如此。专家告诉记者,“生态墙”绝不是“好看”那么简单。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减少光污染的作用。在园区内展馆林立,如果外立面采取普通的玻璃墙,在烈日炎炎时,反射的光源刺眼耀目,伤害人们的视觉。用“生态墙”代替玻璃墙,不仅无光污染,而且还有利眼睛调适和休息。
另外,这面“生态墙”还可以起到制氧作用。要知道,植物可是天然的“净化器”。一平方米草坪或绿色植物,每小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5克,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吸收掉一个人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如此看来,4000平方米的这堵墙,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园区“绿肺”。
不仅如此,这面“生态墙”还是个天然的“吸尘器”、“吸毒器”,同时还是噪声的“消减器”。要知道,世博园区每天要接待40万以上的人流,绿墙能有效减低噪声,不让游客感觉太过嘈杂。
看点二:太阳能应用规模创纪录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5000千瓦,从而成为中国太阳能集中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区之一。
据了解,在北京奥运村,一个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建成后,可供约16000名运动员洗浴,每年可节约2000吨煤。上海世博使用太阳能发电,可说是延续了北京“绿色奥运”的精神,充分体现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
规划用地面积达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将在新能源领域大面积应用太阳能。主要场馆设施,以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都将安装太阳能设施,进而与上海主电网并网发送,为城市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摸索经验。其中,中国馆和主题馆将建设一套总规模约3兆瓦、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这套绿色能源装置建成以后,预计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1980吨,相当于少用900吨左右的标煤。
就拿中国馆为例,顶层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基本安装完毕。这些太阳能电池板每块面积约为1.3平方米,共计1264块,在阳光充足的理想条件下,每小时能为中国馆供电约300千瓦时。换句话说,这座鼎盛的“东方之冠”,是由太阳照亮的。
看点三:地下照样可洗“阳光浴”
在世博园区洗“阳光浴”,未必要在地面,地下照样可以。在世博轴上,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帮助阳光自然倾斜到地下,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
把阳光引入地下,上海世博会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提到地下空间,大多给人的印象是昏暗与沉闷,然而世博轴的“阳光谷”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采用“喇叭”式的外观,“阳光谷”就如同一个“漏斗”,表面因玻璃覆盖反光,但通过巨膜的合理遮挡,达到有效的遮光作用,奇妙构思堪称一绝。圆锥形的“阳光谷”还具备雨水采集功能,经循环处理的雨水可用于世博园区厕所、绿化灌溉等用水。
推荐阅读: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