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8日消息:近日,消费者维权网上刊登了一篇名为《花卉消费暗藏玄机 盆花买来一周就枯了》的文章,被花卉苗木类各大专业网站纷纷转载。该文以福建省泉州市几位花卉消费者的买花经历及撰文记者的“明察暗访”,发现盆花易死系人为所致,一些“黑心”花店老板为了加快销售周期,在盆花中做了手脚。
盆花致死手段极为隐秘
为了加速盆花的死亡,“黑心”花店老板可谓费尽心机。市场上发现的催花早死的方法至少有以下几种。
其一:给盆花盆景过量施肥。把花从种植大棚取出或者从外面批发进来后,在装盆的时候在盆底多加点花用复合肥,这样花就会因为吸收过量的营养而枯萎死亡。这样的办法对所有的盆花盆景都可以使用。许多花贩还会对买花的人特别交代,养花肥料要上足。买花的人也通常照办,等于直接加速花卉的死亡。
其二:许多花贩为了给鲜花一个好卖相,大量使用有害化学药剂,比较普遍的就是使用亮光剂。有花店用矮壮素、亮光剂等化学药剂喷洒植物,让花卉开得更加鲜艳,让叶子油光发亮。但如果化学药剂已被植物吸收,将大大缩短鲜花的寿命。
其三:店家诱导消费者自己把花弄死。消费者买花时,店家通常都会给消费者配送一些营养素和农药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店家一般不告诉消费者使用的方法,只是笼统地说:“如果看到叶子黄了,或者有小虫子就用一些。”甚至连用量都没说。但实际上,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使用技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否则小则盆花盆景枯萎,大则腐烂死掉。
这些盆花致死方法,很难被一般养花者所看透,因此,买花者即便是觉得花卉过早死亡另有蹊跷,也找不出证据证明是卖家做了手脚。
短视行为“抹黑”花店形象
姑且不论这些“黑心”花店老板这么做是否违法,单凭他们这么做的动机,就已经显现出这类商人贪婪无度的奸商心态。面对商家的这些短视行为,花卉消费者会有什么反应呢?
长期养花的人,会把花卉当作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朋友。同时他们对盆花的养护方法自然是了然于胸。假如三番五次地在花店里买到“中途夭折”的花卉,他们会猜出是花店的花卉有问题,就会逐渐减少盆花的购买量。这无疑使花店经营者损失掉一批购买花卉的中坚力量。
偶尔买一两盆花消遣的消费者群体,他们的花卉消费力量也不容小视。这类消费者有潜在的持续性消费的可能,假如他们刚开始时就能把第一盆花卉养好,那么只要家里空间足够,他们会很乐于再养几盆花。相反,假如许多初养花者屡屡“碰壁”,养的花卉一盆接着一盆死亡,那他还会持续不断地去养花吗?
无论花卉消费者是否知道盆花死亡的真正原因,他们都会减少这类盆花的消费,花店老板所谓加快销售周期的如意算盘恐怕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类商家在整个花店零售业内可能只占少数,但这种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的话,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效果可能就是一粒老鼠屎害掉一锅汤。所以,对这种短视行为,花店业主应该群起而攻之。
携手挤“黑”扩增消费群体
当前,我国潜在花卉消费人群数量庞大,很多人由于对花卉专业知识不了解而暂时望而却步。少数花店经营行为不正当,那么大多数规范经营的花店岂能眼睁睁地看着“黑心”花店老板损害着花店同仁的经济利益?如何挽救因少数花店老板抹黑的形象,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花卉消费行列,花店老板们需要做得更多。
首先,花店经营者应成立一个可以利用内部力量进行自我完善的行业组织。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对内可以监督和规范各花店的市场行为,对外维护自身形象。比如可以向消费者开设热线电话,建立网站论坛等。对于遭投诉或受表扬的花店进行整理核实,定期地向消费者发布花店信息。
其次,花店销售人员可以走上街头,或在自己的店中,向市民普及专业养花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潜在消费群体,还可以提升花店形象。前不久,江苏省南京市“绿化宣传月”活动组织者向市民免费发放花卉知识材料、现场接受咨询和投诉等活动,就很受市民欢迎。
再次,完善售后服务,提高花卉死亡原因鉴别能力。如果花卉死亡不是由于消费者操作不当造成的,就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免费为消费者换花。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买花,安心养花。
花卉零售市场是买方市场,规范经营、合理培养市场,最大限度吸引更多的人来买花才是花点经营者们的经营方向,那些靠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获取利益的经营者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