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6日消息:临安清凉峰千顷塘梅花鹿保护站的工程师章叔岩半生与梅花鹿为友。他经常独自爬上临安清凉峰,到处寻找野生梅花鹿的踪迹。
可是现在,梅花鹿却时常离开清凉峰梅花鹿保护区的核心地带,闯进保护区边缘一些村民的玉米地里,偷农作物吃。“是我们人类把它们赶到这里的!”章叔岩这样认为。
章叔岩告诉记者,现在清凉峰保护区内多是人工栽种的针叶林,其实针叶林并不适合梅花鹿生长,梅花鹿喜欢的是清凉峰这一带以前的生态环境。但章叔岩苦恼的是,根据《国家森林法》规定,保护区内一草一木都不能动。也就是说,现在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不适合梅花鹿,但却无法改变。
并不只有清凉峰梅花鹿保护区有这样的苦恼,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温州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
清凉峰的困惑
清凉峰上树木太茂盛
临安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角是梅花鹿华南亚种。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现在大约只有1000头。10年前的调查显示,清凉峰的梅花鹿大约有200头。专家估计,现在梅花鹿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多,很可能反倒有所减少。问题就出在清凉峰的自然环境上。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清凉峰的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放眼望去,山上长满长长的茅草,有稀疏的乔木,还不时出现灌木、草甸、沼泽等不同的自然形态。这样多层次的自然形态对梅花鹿来说非常合适,食物和活动空间都非常充裕。
但在70年代,一切都被改变了。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临安清凉峰几乎所有的山头,当时都被种上杉木、松木等快速林,目的是为了砍伐之后的经济效益。
2001年,《国家森林法》出炉,该法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伐。这就让这些快速生长的树木长得更加茂盛。
树长得太高,把阳光全部挡在了外面,树脚下的草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少,但梅花鹿对草很挑剔,这让梅花鹿专家章叔岩很担心它们的营养状况。
保护区内林木越长越密,客观上,梅花鹿已被“赶”往保护区边缘。在这里,梅花鹿偷吃村民地里种的玉米等庄稼,不仅给村民造成困扰,也给偷猎者以可乘之机。
300亩地杯水车薪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于1994年颁布,它规定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部分,其中实验区可适当改变。
但《国家森林法》明确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伐。条例必须服从法律,也就是说,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还是不能动。
但鉴于清凉峰梅花鹿生存问题日益严峻,经过多年申请以及多方论证,国家林业局最终同意清凉峰在实验区划出300亩地,进行梅花鹿栖息地生态的改良实验。
但由于法律所限,即使在这300亩地,保护区也不敢大动干戈,只简单地在林中开辟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让梅花鹿自由行走。
清凉峰千顷塘梅花鹿保护区有86000亩左右,300亩地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天目山的困惑
毛竹是可怕“侵略者”
毛竹长得快,质量好,是见效很快的经济林。但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它却是种喜欢侵占别种植物地盘的可怕“侵略者”。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就深受其害。
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面上山,上山的小路、溪流边都已长满青翠的毛竹。
“这一片山头上,原来小片的毛竹林分布不广,近五六年,原来零星分布的毛竹林,已经连成片。中间原有的阔叶林,都被‘吃’掉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赵明水总工程师说。
大批植物受到“威胁”
沿小路往山上走了一阵子,路边突现一棵枯黄的银杏树。
毛竹长得快长得高,把银杏的阳光抢走,久之,银杏就枯萎死亡了。
“野生银杏可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啊!”赵明水叹息。
不久,又碰上一棵奄奄一息的榧树。
榧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身有十几米高,也算“高个子”了,可惜,依旧争不过强悍、更高大的毛竹,最后也落得这个下场。
被毛竹“排挤”的珍惜树种目录,每天都在增加。除了银杏、榧树,还有榉树、柳杉等等。
天目山核心保护区东坞坪一带,现在是最急切需要保护的地区。因为这里几乎每走一步,就会发现一种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植物。由于原有乔木年岁较大,根深叶茂,毛竹的凶悍还不太看得出来,但迟早,这些珍贵古木,也会受到毛竹的威胁。
毛竹这样抢地盘
毛竹到底怎样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曾经做过调查。
毛竹是无性繁殖植物,竹林通过竹鞭向外扩张。竹连鞭、鞭生芽、芽孕笋、笋长竹、竹又养鞭,如此反复循环。
据2004年的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毛竹林面积已由1956年的826.5亩扩大至1312亩,占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林面积的8.6%。天目山有2000多种生物,600多种植物,而毛竹就占据这么大面积,已经相当的触目惊心。
毛竹所到之处,其他植物营养被抢,阳光被挡,纷纷让路。调查显示,在毛竹林中生存的植物,种类只有阔叶林的一半左右。
植物少导致昆虫少,昆虫少又导致鸟儿少。常绿阔叶林与毛竹林内的鸟类种类比为7∶1;数量比为6∶1左右。
为什么毛竹林严重影响到了生物多样性,却只能任其发展?和清凉峰的原因一样,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都受法律严格保护,禁止砍伐。
乌岩岭保护区的困惑
黄腹角雉,号称鸟类中的大熊猫。目前全世界大约还有5000只。其中,温州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就有400只左右。
这个保护区是全浙江最大的保护区,有28万多亩。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人造针叶林。
而黄腹角雉能适应的,是阔叶林。因为阔叶林植物品种多,它能够找到的食物很多。人工林植被单一,又密,没有它需要的食物。
目前,在保护区内的阔叶林中,黄腹角雉的种群密度已达到一定极限,要让黄腹角雉越来越多,只能扩大阔叶林的面积。那就必须改造针叶林,再种些黄腹角雉喜欢的阔叶树种。
但这里的人造林也同样受法律保护,一点都不能动,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很困惑,到底该怎么办?
出路在哪里
出路何在?几乎所有的专家想法都一样:修改《国家森林法》的有关条款,恢复原有天然的生态环境。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翁东明说,应该做个规划,把清凉峰上60%以上的杉木林都砍伐掉,只保留少部分。让清凉峰恢复为天然的灌木和草地环境,还梅花鹿一块乐土。
“浙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共也就8个,加起来不过数十万亩土地。投入几千万,也就全部保护起来了。留这么一点空间给濒危动植物,并不为过。”他说。
主管部门:会不断向上呼吁
省林业厅森林资源处工作人员俞肖剑说,各个保护区都有自己的保护对象,凡是有利于保护对象的事情,都应该做。但是他承认,在目前法律现状下,保护区其实是无力保护自己的主角。
“我们曾经把专家的意见反馈到全国人大法工委,但可惜,大概觉得修改法律还没到时机,后来就没了下文。”
俞肖剑表示,以后还会不断向省政府、国家林业局呼吁,希望最终省里能率先做点变通,为梅花鹿、黄腹角雉以及天目山的珍稀植物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
推荐阅读:
(来源: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