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极小种群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成效显著

2009年09月17日 08:45云南日报张锐

中国园林网9月17日消息:作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我省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近地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站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大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力度,为子孙后代保留下仅存几株、几十株、几百株和几千株的“个、十、百、千”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最多的省份,达80多种。为保护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植物类群,近几年来,我省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实行就地保护,全省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52个,保护区面积达285万多公顷,使大部分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及生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开展迁地保护,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人工培育,不断扩大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先后在昆明、丽江、迪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州市建立植物园、近地保护园15个;在昆明、昭通、文山、保山等地开展杏黄兜兰、华盖木、西畴青冈、巧家五针松和保山茜等物种的人工培育试验,扩大其种群数量。创新方式,近地保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合作,对保山茜进行人工繁育试验,并将培育的200株保山茜苗木回归种植在高黎贡山近地保护基地。

同时全省还建立了30个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站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站,加强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监测和保护。
 

推荐阅读:

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获主办权 2014年争艳李沧(组图)

上海:黄浦公园扩建月底完成“十一”暂不开放

国庆后花卉布置将走常态化路线 常年摆设在大街小巷

襄樊花木盆景协会赏石研究会挑选32件精品亮相花博会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