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作为育种人的权益 不妨换个思路保护新品种

2009年09月23日 09:13中国花卉报李颖

中国园林网9月23日消息:“我育的‘云田彩桂’前几天正式获得了国家林业局的新品种保护权,年底准备推向市场。”湖南株洲云田苗木基地经理易剑雄这两天心情很好,其选育的彩叶桂花今年五月申请的新品种保护权,没想到这么快就通过审查,并顺利拿到了相应资格。高兴之余他也向记者吐露担忧:如何保障自己作为育种人的权益?

权益保护战役“节节败退”

“好点的就说要上工程,其实是回去扩繁。还有些人白天偷,夜里偷,防不胜防。”嵊州木兰研究所所长王飞罡选育的新品种木兰有8个获得了新品种保护权,一般玉兰一年开一次花,他的能开三次。没想到辛苦育种换来的却是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双双陷入窘境。

“十几年的心血,大量的资金投入,完全是入不敷出。”王飞罡苦笑着告诉记者,“南孚电池”每年用700万元和造假者打官司,自己可没有这个资金和精力。他已经两年没交新品种保护费了,手上的新品种也没再申请新品种权。要不是靠出口苗木有一点收入,生活都会很拮据。

即便是受到市场追捧的中华金叶榆也面对过同样的尴尬。该品种育种人、河北林科院高级工程师黄印冉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国有28个省区引种中华金叶榆,如果都交品种保护费,其总收入将超过千万元。“刚开始引种都签合同,不能随便扩繁销售。”黄印冉表示,后来条件放松了,能销售,但价格和销售区域要双方商定,再到后来完全控制不住了。

一个个真实的例子不得不让育种人在市场推广时小心翼翼。河南鄢陵奇新珍公司选育的‘皇冠栾’2007年就获得了新品种保护权,但直到现在才开始卖苗。总经理王胜连表示,虽然对侵权现象有所忌惮,但现在苗子多了,不能在圃里存着,希望政府重视和媒体监督让以上现象有所收敛。易剑雄则10年来一个芽都没卖,拒绝了国内外数不清的引种请求。

变通思路打响市场保卫战

国家相关部门不断颁布各种条例、业内人士奔走呼吁、媒体连篇报道,新品种权保护的进展似乎仍举步维艰。不但育种人在经济利益和育种积极性上大受打击,还影响到了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现在国外品种权所有者对中国市场既期待又害怕。难道在国内,育种之路注定以失败告终?

此时中华金叶榆的成功显得鹤立鸡群。近两年该品种行情一路看涨,育种单位河北林科院的苗也一直脱销。“现在要求加强保护力度和相应的法律制裁不是我们能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市场推广,不管是育种的、引种的,哪怕苗子来路不正,只要市场好,大家都挣钱。”黄印冉介绍了中华金叶榆的市场推广经验。

做好区域化试验成为推广的第一步,该院对每个引种对象都做出要求,引种后先做区域试验,详细记录在当地的表现,并希望引种单位证明适应当地情况才推广。黄印冉举例说,金叶黄栌是非常优秀的彩叶树种,但只适合长江流域。一些单位盲目引进,表现不好就怪在品种身上,导致其“冤枉”地退出了市场。

不炒种苗,而是供应工程苗并做“示范工程”是另一个重要途径。2007年天津开发区一重点道路绿化工程,担任设计工作的天津泰达设计院试种了中华金叶榆,表现非常好,打开了天津滨海新区市场,订单一个接一个。黄印冉表示,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陕西、东北都是这样“拿下”的。

“和有实力的引种苗圃商量,在圃里将中华金叶榆以工程应用的方式栽培。”黄印冉表示这种方式非常奏效,辽宁省某市园林局到苗圃买苗,看到示范区的中华金叶榆非常喜欢,一下子用了很多。“想赚品种保护费不容易,但每卖一株苗却是实实在在的。”黄印冉表示,与其面对盗用者唉声叹气,不如转换思路,扎实地做好市场,不让这份钱溜走。
 

推荐阅读:

浙江:绿化工人们为迎接国庆而加班加点地忙碌着

苗木产业急待解决的瓶颈从外围突破 许能迎来柳暗花明

兰州:用75万盆鲜花装扮全市喜迎新中国60华诞(图)

耐得“冬”寒更争“春”——2009年宵花特别传真

(来源: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