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5日消息:您还记得青岛有一条青岛河吗?如今这条仅剩下近百米干涸河道的小河将重新蓄上清水、铺上木栈道,再现往日生机。记者9月24日从市南区政府获悉,投资近50万元的青岛河整治工程本周已全面启动,该整治河段位于大学路、黄县路之间,整治之后河道两端的百年老石桥原样保持不变。
年轻市民少知“青岛河”
24日下午,记者赶往青岛河整治工程现场看到,位于大学路和黄县路之间的青岛河居然只
是一条近百米长的干涸“大沟”,“沟”内两侧丛生着杂草,沟底也并不见河水流淌,只遗留着几处零散的生活垃圾。现已进驻的工程队在河床内搭建起高大的钢筋铁架,工作人员称,这是在为即将铺设的木栈道进行钢结构施工。河床两端的两座老石桥保存倒是完好,但是记者想打探一下它们的历史,周围路过的市民居然很少有人知晓。
“天天打这儿过,还真不清楚这条河叫青岛河,也不知道它源头在哪儿。”一位30多岁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就住在附近黄县路,傍晚没事儿常陪老人来大学路遛弯,因为这条小河地势低却没有水,汛期也只有浅浅一溜污水经过,所以一到夏天就招蚊蝇,并不受周围居民“待见”。
安装木栈道添加绿化带
一位专程前来为河床拍照的市民逄宗学则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建筑摄影爱好者,以前听老人说过这条老河是青岛的“母亲河”,河上石桥则建于上世纪初,是附近迎宾馆“院落”的一部分,“你看它的桥墩这么坚固完整,听说是用崂山上的花岗岩垒的。”逄宗学说,三四十年前青岛河大部分河道因修建房子而被覆盖,现在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已很少有市民知道这河的历史了。
“青岛河现在就剩下近百米了,而我们将整修其中的60米,整修以后河床一侧要变成木栈道,另一侧则修建花坛,把这里打造成一条微型景观河。”据现场工程负责人介绍,青岛河整修工程是由江苏路街道办投资兴起的,整个工程耗资数十万元,一期工程包括安装木栈道、添加绿化带等,二期工程则要重新加固河床防护堤,安装橡胶坝,重新恢复河道的蓄水河泄洪作用。
年底河内将重荡碧波
“你看现在河堤上全是裂缝,汛期来的时候水都渗到周围地面下了,根本蓄不了水。”据介绍,护堤修建完成后,河道内将在旱季蓄水成为景观河,河道两端的两座风格古朴的百年老石桥,则将保持原样不动。据悉,整个青岛河修复工程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全部结束,届时,不足百米的河道将成为青岛河的微缩“标本”保存下来,周边社区居民也将多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相关链接
青岛河发源于青岛山
记者从市档案局提供的资料获悉,青岛河发源于青岛山,并在今青岛39中、掖县路一带汇集成水潭流下成河,全长不到5里。河道上游的掖县路大沟于上个世纪70年代被覆盖成平地并建起楼房 ,把两岸的大学路、龙江路连成一片。下游出海口一段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修成空心马路,成为大学路末端一部分。如今整修的60米露天河段,则属于青岛河中游,现已成为青岛河的“标本”,其黄县路河段的石桥修建于1905年,是迎宾馆“院落”的一部分,今年刚被市南区政府列入了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我们江苏路街道辖区是青岛市的风貌保护区,散落着很多有价值又年久失修的旧景点、老建筑,最近几年我们都要一一抢救、保护。”据投资打造青岛河整治工程的江苏路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岳洁介绍,目前,青岛河除了整修青岛河残留河段之外,2009年内,街道办和市南区政府还将斥资数千万元,对辖区内的124个老楼院进行翻修、加固和保护,在重现历史老建筑的特殊风貌的同时,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推荐阅读:
(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