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7日消息:智者曾警示说,“林木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
当今世界,温室效应、臭氧威胁、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酸沉降及热带雨林危机等十大生态问题,已危及人类生存条件,引起世界高度关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实施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建设成果显著
林业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多种职能,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使命。在今年六月份召开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认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组组数字,展示了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总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280万公顷增加到17491万公顷,森林蓄积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18.21%。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居世界第一。2000年至2005年,在全球森林面积每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森林面积却在增加。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制。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90多万公顷,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人进沙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亿吨。
——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全国有36处湿地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获得“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目前,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38个,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野生动植物种群,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存区域得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消亡速度减缓。
大工程带动生态建设大提速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是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实施“三北”和长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国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在大江大河流域、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构筑了绿色生态屏障。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有效保护了1.04亿公顷天然林,营造公益林1526.7万公顷。
我国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受沙化影响地区的面积占全国1/3,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沙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为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我国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共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66万多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5.05%提高到10.51%,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60.2万公顷,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且强度逐渐减弱。沙区生态状况的好转,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毁林开荒的历史,为“青山绿水”做出历史性贡献。10年来该工程造林2686.7万公顷,工程相当于再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包括长江、淮河、珠江等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
当前,一项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体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全面推进,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释放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为希望的田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民动手“身边增绿” 创建“绿色家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绿色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基调,关注森林、保护生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主题。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多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义务植树的新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自1981年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115.2亿,植树538.5亿株。
同时,社会造林蓬勃开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批非公有制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社会造林,涌现出大批企业造林、家庭承包造林、联营造林的典型,使造林面积迅速扩大。民营资本造林已成为国土绿化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美化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通过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创建森林城市、推进“身边增绿”等活动,加强城乡绿化,不仅让森林上山,而且让森林进城、入村、进校园、进营区,我国城乡生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绿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的夙愿,也是全国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60年来,中华大地上伟大的生态建设实践,让森林繁茂、山川秀美,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为建设“绿色家园”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