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汽车沿着格尔木景观大道———机场路向西缓缓行驶,路边那一片片或大或小或浓或淡的绿阴扑面而来,又缓缓退去。同车的市林业站副站长青梅多杰对我们说:“10年前这条路两边全是不见一棵树的荒滩,现在已经是林荫大道了,一会儿还能看到大片的树林呢。”
车停在了一个沙土堆成的水渠旁,我们站在高高的水渠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3000多亩人工林郁郁葱葱、随风摇摆。走过西出口往南大约一公里处,我们的眼前又出现了大约3200亩的薪炭林,大片的红柳和沙枣树在戈壁滩灼热的阳光下尽情舒展着身躯,盛开的红柳花竞相吐艳。
这一大片浓密的绿阴让人赏心悦目,这数万株生机盎然的树木令人震撼———在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上,陡然冒出了这么多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不禁脱口而出:这就是奇迹!
这种震撼让我们热泪盈眶———在这片干旱缺水的盐碱滩上,养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但看到眼前这片绿色,我们想:能让绿色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身边这位藏族汉子和他的队员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绿色,他心中最美丽的颜色
初次见到青梅多杰,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几株大叶子盆花给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增添了许多生气。黝黑、矮胖的青梅多杰今年53岁,但满脸的沧桑和蹒跚的步履总让人把他和老人联系起来,难怪护林员们都亲切地叫他“我们的老阿爷”。10年前的10月,青梅多杰调到格尔木市林业站任副站长。此前他是唐古拉山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还因为学了点藏医,他也是牧民们信任和爱戴的“曼巴”。
“我从小生活在唐古拉山,十几岁到黄南州学藏医的时候,到格尔木第一次见到树就闹了笑话,我问别人,这是什么草,怎么长这么高。”青梅多杰爽朗地笑道。来到林业站,青梅多杰考虑的不是正科级干副站长工作的问题,也没有因为分不到楼房而抱怨,而是如饥似渴地学习起自己十分陌生的林业知识。十年如一日,他每个月都有15天时间是拉着皮尺,亲自在浇过水的沙土中丈量每一寸可以种树的土地;每年三季堵水灌溉,他总是亲临现场、身先士卒;每年春节期间,他都行走在数万亩的林地里,看护着每一棵越冬的树木。
他说,虽然生长在没有一棵树的唐古拉山,但他喜欢绿色,热爱绿色,因为草原的颜色是绿色。格尔木市地处戈壁荒漠,日照时间长,降雨量稀少,林业建设工作必须是三分栽七分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造林多、成林少的局面。懂藏医知识的青梅多杰比谁都更清楚这个道理,他说,树和人一样,不能只生不养,许多树缺营养还能活,但在没人管护、没人浇水的情况下,一般的树都活不了。
青梅多杰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40多名护林员对周边数万亩人工林和数百万亩天然林进行管护。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每个月要行车3000多公里,察看天然林保护情况,还要拖着患有严重关节炎的双腿步行50多公里,到格尔木周边人工林带的每一个角落,检查树木的灌溉和生长情况,四处协调人工林灌溉用水。他说:“在戈壁滩种树不容易,种的树活了没有?什么时候该浇水?不亲眼看看,不放心。”他的这份认真也许在平常人看来有点固执,正是因为这种固执,才使他们管护的数万多亩人工林枝繁叶茂,在瀚海戈壁上创造了绿色奇迹。
从2000年开始,格尔木市实施万亩造林工程,正式拉开了植树种草、封沙育林、退耕还林、农田林网等5项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序幕。刚刚到任的青梅多杰正要投入这场从未经历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中,他的妻子因车祸住进了医院,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更为不幸的是,伤残加上高血压,妻子从此就再也站不起来了。而此时家里还有三个上学的孩子,青梅多杰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来临了。
作为林业站副站长,数万亩人工林和数百万亩天然林管护工作的负责人,青梅多杰知道此刻自己肩上的重任,一边是需要自己照顾的妻子和儿女,一边是需要他精心管护的数百万株小树苗。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他只好狠心让正上高二的二女儿辍学回家,全力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自己则一头扎进林业工作中。
“那时候,爸爸特别难,一天到晚在林地上跑,顾不上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很少,经常一天就吃一顿饭,腿肿得路都走不了,但他还是一天也不休息。那年我还不满16岁,刚从唐古拉到格尔木,汉话也说不好,买菜也不敢去,每次鼓起勇气去市场买菜买面,人家要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一样的菜比别人贵了好多。”青梅多杰的二女儿南吉卓玛羞怯地说。
在护林员们的心目中,青梅多杰是个不计名利、踏踏实实干工作的老实人,护林员巴特说:“和‘老阿爷’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见他抱怨过什么。我们经常能看出来他被病痛折磨得走路都很困难,但他的脸上总带着笑容。每次出工他总是亲自动手干活,从来不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作指示。”
“青梅站长这个人什么事都要操心,干起工作来特别认真特别踏实。他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可是他从来没有因为家务事耽误过工作。”林业站职工陆洪宝说。 [分页]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事业和一颗平常的心
由于格尔木周边的人工林没有完善的配套渠系,林木的灌溉主要靠装载机在河道内堵水漫灌。每年开春后,为了及时灌溉林地,青梅多杰不管天气好坏,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他的身影总能出现在河道上、林地间。有一次,他坐在装载机上指挥堵水,上游突然来了洪水,把几吨重的装载机冲出去了几十米,好在他熟悉这段河道的地形,沉稳地指挥司机左冲右拐,最终安全脱离了危险。
2008年,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加之上游修建水库等原因,致使格尔木河暂时断流,全市大片人工林地出现了严重旱情,眼看着很多刚刚栽种的小苗因干旱而枯死,青梅多杰心急如焚,他一边组织护林员们担水救苗,一边到各单位奔波协调。当上游水库终于同意放水时,他立即组织人员和装载机在分水口堵水灌林,由于白天要为周围的农田让水,林业灌溉只能在晚上进行,青梅多杰就和护林员们一起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他白天检查林地,看哪块林地旱情最为严重,晚上便组织人员连夜为这块林地灌溉。经过几天几夜不休不眠的灌溉,终于保住了全市近几年来的造林成果。
我们问青梅多杰,论岁数论工龄也是老资格了,身体又有病,干吗拼命工作呢?青梅多杰说:“我是个在牧区长大的放羊娃,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多大的本事,是党和政府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干不好工作,总觉得对不起党的培养,对不起国家每月发给我的工资。”
2007年12月的一天,青梅多杰正在乌图美仁乡安排冬季护林工作,家人打来电话说他妻子的高血压病又犯了,已经昏迷不醒。他安排完工作,心急火燎往回赶,途中发现远处的一个沙柳包浓烟滚滚。火情就是命令,他急忙打电话叫家人送老伴去医院,自己赶紧组织当地群众灭火,经过一夜的奋战,直到天亮才把火扑灭,避免了一场重大天然灌木林火灾事故。
2005年,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唐古拉山镇的部分群众搬迁到了格尔木,集体居住在南出口的长江源村移民新村。当时这里除了规划整齐的藏式新居外,地上没有一棵树一根草,每当刮起大风时,村庄淹没在飞扬的尘土中。青梅多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认为,要让这些牧民们安心居住,一定要改善居住环境。来自草原上的他深深了解这些牧民对绿色的渴望,于是从2006年开始,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和资金,并亲自主持规划了移民新村的绿化工作。
然而,在这片荒滩上种树植绿谈何容易。长江源村的地下一尺是坚硬的古盐壳,土壤基本上是饱含盐碱的细沙,在这种环境里植树造林成活率肯定无法保障。青梅多杰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经过反复勘察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首先组织挖掘机将规划林地里的古盐壳挖除,并挖通排碱沟灌水排碱,然后填上从别处拉来的熟土,高密度种植耐热耐旱耐盐碱耐风蚀的红柳。经过精心管护,当年树木成活率就达到80%以上,移民新村周围从此有了绿色。
之后的3年中,青梅多杰每年都组织这里的群众在移民新村植树造林。如今的长江源移民新村四周已被红柳、棉柳、青杨等树木包围,尤其村前那60亩红柳林密密匝匝长势喜人,粉红色的红柳花竞相开放,风吹来的不再是飞扬的尘土,而是草木的芳香。
心中有亲情,更有生命的绿色
青梅多杰对护林工作要求很高,对管护林子的农民也是倍加体谅和关怀。护林员大多数都是城市周边的农民,哪个家里有事急需用钱,他总是尽力帮忙,林业站职工陆洪宝说:“仅仅是我知道的,2003年青梅副站长给护林员借出去的钱就有8000多元,其实他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老伴常年坐在轮椅上,天天在吃药,还有一个87岁的老父亲也和他生活在一起,三个孩子有两个没有固定的工作…… ”
青梅多杰却说:“护林员许多都是农民,家庭都不富裕,干得时间长了,也和我一样爱上这些有生命的树木,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啊!”
在护林员们的心里,青梅多杰就像一缕阳光,一阵春风,他来了,就会留下温暖,有他在,大家的心里才感到踏实。
今年8月5日晚上,我们来到林业站家属院,青梅多杰的家在一排破旧的平房中间。客厅是他自己利用半间小院子盖起来的,里面除了四个旧沙发、两个旧茶几和一台14英吋彩电,别无它物,青梅多杰和妻子女儿及年迈的父亲都围坐在电视前,享受着一天中最清闲最安详的夜晚。
女儿南吉卓玛说起父亲来充满了感情:“爸爸年轻的时候就能吃苦,干什么工作都不甘落后。他的关节炎很严重,腿经常肿得打不了弯,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腿疼而不去上班。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有人打电话说林地有事,他就会立刻赶去处理。但是,爸爸也非常顾家,我妈妈生病站不起来已经整整10年了,爸爸从来没放弃过给妈妈治病,到处打听偏方,藏药、蒙药,西药、中药……我妈妈都吃过来了。你看现在我妈妈虽然站不起来,但是精神却非常好。”她看着笑眯眯地爷爷说:“爷爷87岁了,前几天爸爸又带爷爷做了体检,医生说爷爷身体挺好的。”
2008年早春,格茫公路西收费站两侧绿化工程即将进入高潮。由于造林地战线长,且是东西走向,如何利用河水和现有的渠系布设新的灌溉系统成了难题。此时是戈壁风沙最大的季节,狂风夹杂着沙子打在脸上阵阵生疼,但青梅多杰依然拖着沉重的双腿,天天顶着寒冷的大风奔波在茫茫戈壁上,与技术人员一起勘察地形、研究施工方案。此时在他心里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建好灌溉系统,确保即将种下的数万株树苗全部生根发芽。
“许多人都说青梅多杰有点傻,没多少好处还那么拼命工作,但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把造林护林当成了生命中最崇高的事业,把绿色看成了他的命根子。”陆洪宝说。
在几天的采访中,青梅多杰喜欢把我们领到林地里看红柳,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棵红柳都是他最喜爱的孩子,每一棵红柳都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用粗壮的手抚摸着红柳说,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耐旱耐碱,即便是盐湖附近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他还说,红柳不需要很多的水,它的根扎得很深,延伸得很长,被流沙掩埋后的枝干能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春天红柳枣红色的老枝上,会发出鹅黄色的嫩芽,接着会长出一片片绿叶。他还说,高原人容易患风湿病,春天的红柳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
看着那些翠绿的红柳,再想想青梅多杰,朴实的外表、朴实的语言、朴实的内心世界,一切朴实得犹如戈壁滩上的红柳树。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