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 陈秋夏 (亚作所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
温州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其树种选择需要符合构建生态系统的要求。要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树种,或已经成功引种十年以上的树种。因为这些树种适应本地环境,有利于病虫害防治。温州的乡土树种有3000多种,选择的空间很大。其次要注重“适地适树”,比如水源地选择吸纳污染的树种,沿海的防护林就要选择防盐碱、防风的树种。在瓯江防洪堤旁种植的红树林就是这样的树种。此外最重要的是多样化选择树种,以构建树林为主,乔木、灌木、草地适当搭配,在植树绿化的同时,尽量构建好一个接近自然森林系统的平原林网,这样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提升树林的环境适应能力,减少养护成本,更能成为一道靓丽景观。
李建清 (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温州要构建“国家森林围城”,需要注重“入口”绿化。所谓“入口”可以分成3级,首先是进入温州地界的区域,这个地带大多为山区,植被覆盖较好,应以保护森林原生环境为主;其次是进入温州建成区的区域,这一带有不少丘陵、缓坡,也有一些荒山,应当合理利用这些山地资源,进行人工植树改造“林相”,成为一道围绕温州的绿色屏障;再者是进入温州城区的区域,这里的绿化面积不高,可以立体化拓展绿化空间,比如种植高大乔木形成小树林,其树冠能在夏日带来绿荫,而在河道两旁,则种植亲水植物,既能美化环境也能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应学斌 (平阳县林业局副局长):
如何提高平原绿化水平,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点。在这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比如把平原农田绿化纳入碳汇林项目。碳汇林建造的必要标准,就是必须种植在2000年以前是荒山的山区,而且面积必须连片超过1000亩。按这些要求,平阳很难建设碳汇林。但在平原地区,比如甬台温高速、104国道、57省道等交通通道沿线,以及鳌江、平瑞塘河、平宋塘河、平鳌塘河等河道沿线,总共有1500亩的连片地带,这些地带本来就要进行绿化,这正好解决了阻碍碳汇林建造的瓶颈制约。同时,这些地带基本以农田为主,尤其是交通道路沿线。如果在这两者中间种植上30到50米宽的碳汇林,那么和常规荒山碳汇林相比,还能更有效减少汽车排放的重金属对道路周边农田的污染。这是种互利,不仅使平原地区得到绿化,也能享受上级对碳汇林项目的补助。
推荐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