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高山杜鹃生产需要的三个要素

2010年10月27日 10:23中国花卉报 姚蓉

中国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在去年年宵市场上,进口高山杜鹃销售红火:前期,大多数经销商手中的产品就被抢购一空;到了中后期,更是一货难求。目前,进口高山杜鹃的订苗工作基本结束,今年订苗情况如何,生产进口高山杜鹃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比利时著名高山杜鹃种植公司布洛克公司中国代表魏福来。  

订货需谨慎

魏福来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订苗的“主力”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山东这三个地区,而北京更是进口高山杜鹃的集散地。“今年,布洛克公司国内订苗数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达到2万株。”他预测,今年进口高山杜鹃的总量会比去年明显增长。他向记者表示了担忧:“现在大家都紧盯北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人看到市场有需求,就盲目扩大上货量,这样做最终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因此我认为,2011年宵期间,高山杜鹃的价格不会出现上涨趋势。”  

对于今后高山杜鹃进口量是否会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魏福来给出了否定答案。他认为,近几年,进口高山杜鹃的数量将基本呈“大小年”的波动现象,即如果第一年缺货;第二年,上市量可能会大增;到了第三年,数量又会有所回落。  

生产需细心

现在国内不少企业也从事高山杜鹃的生产和育苗工作,魏福来表示,虽然国内高山杜鹃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但至少在十年内不会对进口数量造成影响。究其原因,魏福来分析有两点,一是中国没有适合栽培高山杜鹃的气候条件,二是国内生产者的用心程度还不够。  

他告诉记者,国内许多生产者投机取巧、不注重细节的生产方式,拉大了国产高山杜鹃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例如在比利时,生产者会将高山杜鹃分成几组,种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试种实验;但在中国,很少有生产者自己实践,而是直接照搬供货商的种植资料。  

“由于比利时的气候条件与中国不同,国内生产企业必须自己摸索种植经验,不能照搬国外模式。种植高山杜鹃要有自己的感觉和实践。”在与国内生产企业的交流中,他发现一些简单的细节,国内生产者却做得不尽如人意,浇水、光照、施肥、修剪等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没有严格按照栽培步骤进行。例如,原本每天应该浇三次水,可有的生产者图省事,一天只浇一次水。在喷药时,一些生产者没有严格遵守剂量要求,在1升水中放1克药,而是用2升水时还放1克药,这样偷工减料,最终会影响高山杜鹃的品质。  

引种需斟酌 

在谈到新品种问题时,魏福来介绍,在中国经常有生产者向他要新品种,其实一些新品种并不适合在中国种植。“新品种在中国种植,需要进行可行性实验。首先,看新品种能不能承受6周的海运时间。有的新品种会在长途运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在进口新品种时,先要看它会不会‘晕船’。其次,要看新品种能不能催花。现在国外有许多非常漂亮的新品种都不能催花,只能自然开花,而中国对高山杜鹃的消费习惯还是用于年宵,如果引入这些不能催花的品种,生产者不但不会赚到钱,还有赔本的可能。”魏福来说。

推荐阅读:

近期南方各个地区的苗木销售行情

海峡两岸插花交流会在成都落下帷幕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儿童绘画作品征集路演在京举办

浙江:绿色庭院妆扮罗店乡村美景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