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和谐宜居 赣州7亿元打造城市绿色家园

2010年11月23日 08:54赣南日报

中国园林网11月23日消息:核心提示:今年起,赣州中心城区全力争创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投入7亿元,建成区绿地率38.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2平方米,其中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35平方米。

“以人为本,和谐宜居”是赣州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原动力。今年起,赣州中心城区全力争创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投入7亿元,建成区绿地率38.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2平方米,其中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35平方米,“古郡与绿韵相辉映,新城与生态共交融”的赣州生态园林特色景观徐徐入眼。

人均乔木数量超过3株

人均树木占有量,是一座城市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之一。目前,赣州中心城区有81条道路实现了绿化,林阴化显著的有红旗大道、文明大道、和平路、东胜山路、瑞金路、客家大道、长征大道、赣江源大道、迎宾大道、登峰大道等10条道路,中心城区人均乔木数量达3.02株,超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对于人均乔木占有量的指标。

截至目前,赣州中心城区投入7亿多元共种植乔木50多万株,灌木80多万株,地被植物50多万平方米,种植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的总和,城市环境和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去冬今春以来,我市以树木作为打造城市园林生态的基础和支撑,以城市道路、“三江六岸”和公园绿地为重点,全面推进“植树增绿”和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多种全冠苗,不移或尽量少移大树,不种“断头树”。截至目前,我市共种植乔木13万株、灌木98万多株、地被12万多平方米、草皮9万多平方米。

去年以来,市政府投入上亿资金,按照高标准、大绿量、多植树的要求,实施道路绿带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在“植树增绿”和园林景观提升工程上,中心城区将自然法则贯穿于园林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园林的生态性。园林建设上,注重选择最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生长最正常稳定、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如榕树、香樟、栾树等,乡土品种占应用植物品种的80%。综合物种调查评估显示,目前,我市综合物种指数0.76,本地植物指数0.87。此外,我市还坚持生物多样性、相生相促的原则,力求生态群落植物品种配置的多样性,乔灌木与草坪、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以科学的比例搭配,最大限度地提高群落的生态效益,目前应用植物达到400余种。

以复层结构作为植物造景的主旋律,空间上形成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上、中、下层覆盖,打造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的多层混交近自然式配置植物群落,打造生态型森林大道景观。

围绕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我市还编制并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大力推广乡土树种,保护古树名木。

出行500米便可进入绿色空间

随着创建工作的开展,赣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逐渐提升。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有规模公园15个(含在建),老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区域比率67%,新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区域比率93.37%,市民不管住在哪里,出行500米内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

八境公园、郁孤台公园、龟角尾公园、五龙客家风情园、宋城历史公园、黄金广场、杨梅渡公园、章江新区滨江公园、城市中央公园……,15个公园合理分布于中心城区。集防洪治涝、观光休闲、绿化美化于一体、绵延18公里的章江新区滨江公园以及集休闲、景观、生态、蓄洪、排涝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城市中央公园,成为中心城区生态式的“黄金外滩”,建成以来在公园里休闲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从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我市还分级、分区合理均衡地规划各种园林绿地,建设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一定规模的生态广场和较小规模的社区绿地:赣州市城市植物园、和谐钟塔主题公园、玉虹公园、东郊路滨江公园、赞贤公园、杨梅渡公园二期、赣州大桥下绿化、红旗大道东延绿化带等绿地项目正在推进当中。

不仅如此,依托城郊丰富的地形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还建设了峰山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名胜区、马祖岩森林公园,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形成了广阔的森林生态景观和深厚的城市生态底蕴。据了解,我市还将建设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赣州植物园、峰山体育公园及杨仙岭风水文化旅游区,构建城乡一体生态园林系统。

推荐阅读:

唐山:迁西县持续发力建设“绿色家园”

徐州:地球伤疤变绿色引擎 塌陷地变身九里湖生态公园

唐山将用3年时间创建“绿色家园”

陕西:横山民间绿色网络协会 绿化景区荒山荒沙上万亩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