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5日消息:两年前,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地级市成立以增加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性基金专项。如今,该基金已募集到18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所造的第一个碳汇林树木已长至六七米高,绿了昔日荒山。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具有十分重要碳汇功能。林木每生长1立方平方米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京都议定书》把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列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前几年气候异常而损失巨大,如台风、雨雪等自然灾害,浙江民间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同度高,所以全民参与募捐基金的程度也高,有老百姓、市民、公务员、甚至小学生等,捐款从企业的人民币500万元、100万元,到个人的50元、10元。
温州专项基金成立近两年时间里,募集到18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采取碳汇林产生的碳汇指标给捐资人,受益给造林者,委托专业造林公司或村民合作社完成造林和管护。现在,全市共实施5个碳汇造林项目,面积2万亩。
温州林业局局长徐顺东说:“温州专项基金现在有一大批志愿者和普通老百姓充当‘粉丝’。”
今年7月份,宁波鄞州成立中国第一个县级基金专项,大批企业响应,迅速募集到8000万元用于种植“碳汇林”。如雅戈尔集团就捐资500万,而募集的资金则由政府统一安排监管监督,进行平原绿化,在路边河边等地造碳汇林。
楼国华说,目前,中国未形成碳交易市场,但国际上已出现,今后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碳关税时代也会到来。
温州市永嘉县原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在去年11月向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出资50万元,用于人工造碳汇林。公司董事长李星涛说:“现在谈碳汇交易是还早,但树木成长需要时间,如果等到市场形成时再种树就来不及了,如果市场10年后还不成熟,至少山上的树木还可用,因此,造碳汇林百利无一害。”如今他继续追投500万建立“浙江原野园林植物科技研发中心”,开展碳汇林造林优良树种及其固炭量的研究,观测、记录各树种的固碳量。
苍南振海农业开发公司的碳汇林可谓是中国造碳汇林的首个标准示范地,几千亩的碳汇林,经近二十个月的生长,已有六七米高,一改昔日荒山的荒芜,郁郁葱葱。董事长蔡晖告诉记者:“按照碳汇林的标准去造林,不仅可以卖木头,以后还可以卖‘碳汇’。”
温州林业局局长徐顺东表示,温州森林资源丰富,乡土树种1200多种,其中许多树种非常适宜用于发展碳汇林,由于温州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将林地种植旱粮,而后抛荒至今的坡耕地近百万亩,符合碳汇造林要求的宜林地充足。如今,温州已经有7家企业出资造碳汇林。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