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近年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怒云一直负责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多次参加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并对碳汇造林及相关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怒云首次提出并解读了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和碳汇造林四个概念。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李怒云进行了专访。
森林功能的多重效应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林业成为气候公约谈判的必谈议题?
李怒云: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的这种特殊功能以及保护森林、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等造成的碳排放,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乃至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年到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以及国际气候谈判中,林业措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气候公约谈判的必谈议题。
碳汇林业的五方面内容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待碳汇林业的作用?
李怒云:碳汇林业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除了积累碳汇外,要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推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促进社区发展等森林多重效益;建立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实际的技术支撑体系;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的提高;借助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可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强调的是追求森林的多种功能,而不仅仅只考虑树木长得快(积累碳汇多)。实际上,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方互动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如何调动民间力量?
李怒云:造林增汇、保林固碳,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还远不能满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和增加森林植树的活动。这也是中国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因此,今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这是全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非盈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该基金会前身是2007年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的专项基金。目前,该基金已收到捐款近3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后10年可固定二氧化碳500万吨—1000万吨。当地农户通过造林获得了就业机会并增加了收入,同时捐资企业获得通过规范计量的碳汇信用指标 ,记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账户,在中国碳汇网上进行公示。
这是一个崭新的公益平台,通过企业捐资造林,既能增加森林植被,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又能以较低的成本帮助企业自愿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抢占先机。
此外,许多个人也积极参与到造林增汇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纷纷捐资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购买碳汇”,以吸收自己日常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该基金会的所有造林都要计量碳汇,并登记在各自的“碳信用”账户,公布于“中国碳汇网”上。目前,个人捐资在北京建立了“八达岭碳汇造林基地”和“建院附中碳汇科普林”。
把造林增汇置于碳税征收之前
中国经济时报:国家正在研究拟征收碳税,如何从碳税征收环节鼓励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
李怒云:根据目前中国林业建设的总任务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要求,完成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目标,需要国家财政支持,也需要企业有效参与。在当前国家尚未对企业设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背景下,也许,推行碳税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措施。然而如何通过征收碳税鼓励造林绿化,发挥森林碳汇成本低、效益好、易操作的作用却并未明确。
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阶段、企业减排的成本以及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已初步建立的现状,如果在碳税设计中,把造林增汇、保林减排置于碳税征收之前,即企业先出钱造林获得经科学计量,并与国际接轨的碳信用指标,再给予减免相应的碳税,那么这不仅可以减少征税运行成本,还能调动企业自愿减排的积极性,体现企业社会责任,而且操作简便,有利于推进我国森林植被增加和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