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5日消息:对于熟悉风景园林的宜州人而言,52岁的韦亮并不陌生。这个喜好进酒吧、茶庄唱歌的农民,在约30年的生涯里,制作了数百座假山,遍布宜州各单位的大院里,有的假山甚至在深圳、南宁和柳州的许多居民家中。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与石头结缘的农民,还找到100万年前的熊猫头骨化石,被存放在广西自然博物馆内,被博物馆的专家誉为“填补了当时广西完整熊猫头骨化石的空白”。
制作假山的著名农民
1958年,韦亮出生在宜州市洛西镇三柏村。1977年,中学毕业后他外出谋生。一日,他看到有工友在玩石头,“这些石头放在水中,水便被吸上来了。”韦亮说。不久后,他发现这些石头上还自然生长了许多植被——这令他深感惊奇,请教工友后,才知道这是专做假山的“吸水石”。
韦亮从此对石头着迷。1986年,韦亮辞去工作,回到家中四处寻找“吸水石”。对于石头,韦亮似乎天生敏感,“只要看一眼,我便能分辨是不是吸水石。”韦亮说起石头滔滔不绝,“从颜色上也很容易区别,普通石头一般是白、黑或褐色,但吸水石呈淡淡的黄白色。”
“吸水石比普通石头软得多,很容易加工。”
多次寻找吸水石后,韦亮逐渐总结出经验:在山沟处有流水的地方,才能找到吸水石。1987年,韦亮在邻村一座山头发现大量吸水石,于是,他挖来卖至柳州等地,“每卖一次都能赚100块钱。”
挖卖吸水石之余,韦亮开始在家做假山。对假山充满兴趣的他,几乎无师自通。如今,在他宽敞的院子里,存放着10多盆盆景,最大一座长2米多,宽约1米,立于水池中。假山之上,朱红的庙宇森严,仙鹤立于山腰,童子在山脚小解,水池中则有数条金鱼穿梭其间。整座假山栩栩如生。
所做假山,韦亮拿去柳州、南宁等地出售,极为畅销。不久,外地商家见识韦亮的手艺后,将他带到深圳。这些年里韦亮制作了大量盆景、假山。数量至少超过500盆。
2005年,韦亮回到宜州,又在家中开始制作假山。他的名气也逐渐大起来。“宜州市不少假山都是我做的。宜州市民政局、宜州二中等许多单位,在大院内建造假山等风景点时,也都叫我去做。”韦亮说。
当地一家媒体从业人员称:“在宜州,做这一行的,许多人都听说韦亮。作为一个农民,能成这样实在极不容易。”
今年,宜州市花巨资建设冯京公园。公园施工方也早已听说韦亮之名,将他请去园内制作假山。韦亮仿造狮子、犀牛等动物,就地取石,经过近半个月的工作,制作了3座惟妙惟肖的假山。
发现广西唯一完整熊猫头骨化石
韦亮整天头戴军绿色的钢盔帽,这顶类似古董的帽子是友人所赠。韦亮对古代和远古时期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他甚至穿梭在家乡附近每个山洞寻找古生物化石。多年后,他几乎跑遍金城江和宜州等地所有稍大的山洞,连马山和百色的山洞,他也曾“探险”过。
1991年5月17日,他在家乡横山附近,寻找到一块百万年前的熊猫头骨化石,后来,化石被送至广西自然博物馆。据宜州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李楚荣回忆,当时广西自然博物馆一陈姓专家鉴定后称,“这是广西唯一完整的熊猫头骨化石。”
事实上,韦亮对寻找古生物化石甚至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在一块广阔的平地上,如果中间或附近出现一座大山,则山洞中极可能有远古时期的化石。”问及原因,韦亮解释,因为远古时期,风雨来临,古人类或动物无处可躲,必定躲于山洞中。
从1992年起,韦亮在柳州等地购买了许多关于医药、化石等各类书籍,如今,他家关于医药、化石方面的藏书已有一尺多高。
广西自然博物馆黄超林说,博物馆的人到宜州山洞里考察,几乎都找韦亮带路,因为他特别喜欢探险,而且考古知识也很渊博,几乎可以算得上“半个专家”。
今年上半年,一友人找来一大块石块,请求韦亮制作假山的托盘。制作中,韦亮发现石块中间有空洞,而且沾着草木灰。韦亮猜测,石块的所在地曾有古生物活动过。
8月30日,韦亮专程前往石块的发掘处——柳江县成团镇两合村,通过仔细寻找,在洞顶发现剑齿象牙化石。这块化石上的每颗牙齿,犹如一节手指大小。
如今,韦亮的孙女已出生,但他仍常在四周的洞穴里“探险”。高兴时,他喜欢唱歌,在大街上、在中山广场,有时也会去酒吧、茶庄。
推荐阅读:
(来源:河池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