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从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转变

2010年12月16日 10:19国家林业局

中国园林网12月16日消息:怎样从一个森林资源大省转向林业经济强省?这是云南省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道路上无法回避的课题。

云南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农村人均林地超过10亩,相当于人均常用耕地面积的6倍,但全省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和生长量仅为7立方米和0.3立方米,中低产林面积达7470万亩,极大地制约了林地产出、林农增收和林业发展。

今年,云南省着力推进低产林改造,决定利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省改造6000万亩中低产林,到2020年,实现每年低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从根本上扭转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

云南山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最大的活力在中低产林改造。今年3月,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并成立了由15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省中低产林改造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省大部分州、市、县也相继成立了中低产林改造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意见或方案细则,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参与抓、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截至今年10月20日,全省已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86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3%。其中,树种更替66万亩,采伐更新60万亩,森林抚育47万亩,综合改造13万亩,形成了以采伐更新、树种更替和森林抚育等方式为主的改造格局。

中低产林改造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林科院等科研部门就围绕树种选择、良种选育、改造方式和原料林定向培育等关键技术和难点,开展了科技攻关。2002年-2009年,云南省逐步推进试点,形成州、县、乡3个层次的改造试点格局。各地在成功试点和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明确了改造标准、范围和方式,重点围绕木本油料、珍贵树种、名特优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种苗和花卉、森林食品和药材等产业建设,编制了中低产林改造规划。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除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外,各州、市、县(市、区)也积极整合资金。普洱市明确了标准:每改造一亩低产林,市级财政补助40元,县级财政补助80元。玉溪由市级财政按省级补助标准实施1:1配套,用于中低产林改造。曲靖每年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各类金融机构也为中低产林改造提供了信贷支持。

为培育和引进林业龙头企业,增强低改活力,云南省进一步完善了财税、金融、土地、科技等优惠政策。如今,龙头带动作用正日益凸显,形成龙头带大户、大户促千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中低产林改造格局。

云南省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完善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中低产林改造才有突破的空间;只有建立林农与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中低产林改造才有强大的动力;只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林产业扶持政策,中低产林改造才有坚强的保障;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科技支撑、分类指导的原则,中低产林的改造才有正确的方向。
 

推荐阅读:

山东省到2015年将建立高效特色林业基地1500万亩

广西2010年全年林业产值将达1100亿元左右

兰州:采伐自家树木也要林业部门批准

广州市林业局解答——5000万盆时花将用做花肥

(来源:国家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