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0日消息:在饱受尾气污染、道路拥堵、空间狭小等诸多烦扰之时,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渴望:能有那么一片宁静的天地,有水,有绿地,有新鲜的空气,有娱乐休闲设施,而且近在咫尺……
这样的愿望并非白日梦,一片碧波粼粼、绿意葱茏的“乐土”即将出现在兴庆区东侧的黄河沿岸——从3月水系工程动工开始,兴庆区段“黄河金岸”的建设始终热度不减。如今,原本低产的盐碱地被清澈的湖水取代,伴着高低起伏的小山丘,一条新的水系沿着“黄河金岸”蜿蜒流长,山丘之上的微型景观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
站在今非昔比的绿色“金岸”边,兴庆区委副书记杜迁向市民发出盛情邀约:“请市民到这里来休闲观光,感受湖湖相连、水水相通、鸟语花香的塞上江南田园风光!”
A 唯一的城市段,不同的巧构思
银川辖区内115.8公里“黄河金岸”中,兴庆区段的26.48公里不算最长,但却独具特点:这是银川市内唯一的城市段,又紧临市区的“东大门”,可谓“点睛之笔”。
此“笔”运用得当,则为兴庆区整幅蓝图倍添姿彩。该如何描画这生动的一笔呢?兴庆区委、政府的相关部门深入调研、综合梳理,一个凸显优势特色的规划思路渐渐清晰:在标准化堤防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重点打造生态景观、特色产业及休闲观光旅游。
“在这里,几乎集中了兴庆区所有的旅游品牌景点,湖泊、湿地、戈壁等多种生态风光相互融合,以花卉、设施蔬菜为重点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迅猛,田园风光秀丽,已初步形成了黄河旅游区的旅游框架。”据兴庆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路程介绍,兴庆区“黄河金岸”将以黄河为轴线,以东岸为主体,以西岸为侧翼,使两岸形成浑然一体的大黄河旅游区。
B 处处有美景,湖湖有美名
“这里以后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鸢飞鱼跃’,也叫‘鸢飞湖’!”在银东干沟的施工现场,兴庆区副区长何建勃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沿兴庆区“黄河金岸”绵延而下的16个大小湖泊,每个都已起好了独具韵味的名称:“西桥霸柳”、“雁荡欢歌”、“马跃潭溪”、“星天弦月”、“一衣带水”……从一个个动听的名字,宛若窥到一幕幕不同的碧波秀色。
而未来兴庆区“黄河金岸”吸引游人的理由,远远不仅是观湖看水。其中的重点项目——滨河湿地公园,会将自然景观和娱乐休闲设施充分结合,具有与市区内公园皆然不同的天然和大气魄;黄河古渡口码头,“丹凤朝阳”、“黄河母亲”等景观雕塑让人赏心悦目,黄河娱乐中心、黄河文化碑林等突出人文特色;黄河东岸还将发展沙漠运动、戈壁运动、高空滑翔运动,河流之上则有黄河漂流、黄河冲浪与之呼应……在这里,西夏文化、回乡文化、边塞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得以相互交融,可看,可玩,可休憩,美景和参与感倍加令人向往。
C 加快城乡统筹,促进“两宜”建设
在休闲旅游之外,兴庆区黄河金岸还兼顾了生态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今年,兴庆区在黄河堤岸两侧规划建设3000余亩绿化面积、5000余亩湖泊水系,1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湖光水色,稻香鱼肥,让“塞上江南”名符其实。
驱车行驶在正在铺路的兴庆区段“黄河金岸”上,所见之处可谓壮观:河堤西侧,兴庆区千余名职工栽植的幼苗迎风而动,潺潺渠水流动;河堤东侧,新栽植的乔木、灌木盘踞各自“山头”,迎风挺立,在湖水的映衬下格外娇媚。
而“黄河金岸”的价值,早已顺着这26.48公里延伸开去。兴庆区委副书记杜迁细细道来:“这里为经常无处可去的城市人提供了更广阔的休闲空间,同时湿地水域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又创造了多个创业、就业的机会,为‘两宜’城市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黄河金岸’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发展有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互动,加快了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脚步,意义深远而非凡!”
推荐阅读:
(来源:银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