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林业生态篇: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2010年05月18日 09:19甘肃日报

中国园林网5月18日消息:十年前后到兰州,眼前景色大不同。最明显的感觉是:兰州变绿了!

尽管黄河穿城而过,但河畔绵延60公里的南北两山却是濯濯童山,满目荒凉。虽经几十年的艰辛治理,兰州南北两山仍是草木稀疏、荒芜遍野的景象。直到1999年,两山40余年绿化保存面积只有14万亩。

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春风,渐渐染绿荒芜千年大山。现在,兰州南北两山绿化保存面积已达58万亩,林草覆盖率已由10年前的21.9%提高到现在的72.5%。

渐渐变绿的不仅仅是兰州的南北两山,在西部大开发的暖风里,陇原大地每一座山峦沟壑,都在悄悄地换上崭新的绿衣……

从“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如果不是史料记载,很难让人相信这是有关甘肃的描述。

然而,经历战争劫乱、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昔日“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陇原,已变得荒漠遍野、惨不忍睹。境内森林植被稀疏,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甘肃贫瘠,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重要原因:全省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少雨,山地和沙区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

同时,我省三分之一的土地存在水土流失。黄河的三分之一泥沙,长江的十分之一泥沙,都来源于甘肃。

面对薄弱的生态建设基础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动员组织全省干部群众矢志不渝,数十年艰苦奋斗,展开了一代接一代的“绿色接力”。但仍是回天乏力,生态环境多年没有大的改观。由于群众吃粮、烧柴等基本生活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地方不可避免地大量毁林毁草,开荒种粮,陷入“砍了种——种了砍”“越种越穷”的怪圈。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1999年,甘肃省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的3个省份之一。一场涉及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166万农户、728万农村人口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铺开。

退耕还林政策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群众植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由初期的“要我造林”变为“我要造林”。

不种庄稼了,反倒挣钱多了,这是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农民曹忠没有想到的。

推荐阅读:

上海:小区植物成业主“食材” 如此行为令人汗颜

湖北:高价鲜花背后的断层产业链(上篇)

贵州约900种高等植物面临种群缩小及灭绝

香港:旺角花墟 感受曲径通幽处的十里飘香(图)[分页]

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十年九旱”,环境恶劣。曹忠清楚地记得:“退耕还林以前,地是不少,听起来有30多亩耕地,但正常年景也只有百来斤收获,碰到干旱年景,连籽种都难收回。”他告诉记者,他家退耕还林共16亩,政府每年补贴2560元,旱涝保收;退出来的地种树和苜蓿草,用苜蓿草养牛羊,一年也能收入1000多元。除此之外,退耕还林“解放”了大批农民,曹忠近几年在兰州打工,一年也能挣个七八千元。

初春时节,穿行于巉口镇的山峁间,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开始飞绿吐翠,生机盎然。从朱家山流域到复兴流域,从金盆山到凤凰山,柠条丰茂、灌木丛生,鸟鸣之声,不绝于耳,不时还有以往难觅踪影的野兔、松鼠从车前掠过。

短短10年间,秃岭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黄土地正在复活。退耕还林不仅绿了山野,水土流失已得到一定控制,风沙危害呈逐步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在增加,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据天水市秦城区生态监测数据表明,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由1998年的314.3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90.74平方公里,减少了71.7%,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在张掖市山丹、民乐、肃南县的部分林区,退耕还林也让多年不见的白天鹅、黑鹳、白鹳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物又飞回来了。

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我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600多万亩,待其郁闭成林后,我省森林覆盖率有望提高3.7个百分点。

对于“栽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的甘肃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山封了、草种了、树栽了,但如果老百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栽下的树、种下的草难免会被再次毁掉。

怎样才能“退得下”,又“稳得住、不反弹”?退耕还林一开始,我省就把山川秀美的“绿被子”和百姓致富的“钱袋子”紧紧联系在一起。

九分地的苹果卖了两万多元,地里的苹果论个卖,一个最少卖两元。这些听起来有点玄乎的事儿,就发生在静宁县仁大乡南门村村民陈芳明退耕还林的果园里。

提起这,陈芳明乐得合不拢嘴。“现在红苹果干脆叫金苹果得了。为啥呢,我家3亩挂果的果树,去年年收入4万多元。”

推荐阅读:

上海:小区植物成业主“食材” 如此行为令人汗颜

湖北:高价鲜花背后的断层产业链(上篇)

贵州约900种高等植物面临种群缩小及灭绝

香港:旺角花墟 感受曲径通幽处的十里飘香(图)[分页]

静宁农民素有种植苹果的传统。退耕还林实施后,政府借此引进优质“红富士”苗木,改进果品品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迅速打开了市场。目前,苹果已成为静宁县农民收入最大的经济支柱。2009年,静宁县果园面积近70万亩,挂果园3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达6亿多元。

静宁苹果是我省发展林果经济、为退耕百姓谋划绿色发展道路的一个真实写照。退耕还林后,我省农民广种薄收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踏步跟了上来。陇原传统农业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林果业、草食畜牧业、药材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化格局,紫花苜蓿、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规模位居全国前茅。

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我省草产业异军突起,有力拉动了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山羊不再上山了,舍饲圈养、暖棚设施养殖让农民增收的步子越迈越大。

“山坡坡种草崖畔畔青,羊羔羔养在圈圈中”。前不久,华池县山庄乡山庄村村民阎生岐将圈养的22只绒山羊卖了,收入近2万元。

以前,山庄村村民的羊,把树底下的草全啃完了,一下雨,泥顺着山沟淌,村子前面的二将川河里,三五天水都不清。

退耕还林后,阎生岐把20多亩坡耕地退下来后,种起了紫花苜蓿草来养羊。“以前种粮是广种薄收,一亩地能收入100元钱就不错了。现在有草,有羊,每年能赚三四万元,还有退耕还林的补贴。你说这日子美不美!”

2008年,华池县草畜产业收入达到9000万元,为农民人均提供收入8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不光如此,现在下雨以后,河里的水一天就澄清了。”阎生岐说。

曾经,在“进”中无奈地“退”;如今,在“退”中有序地“进”。依托绿水青山,发展富民产业,昔日贫瘠的退耕地现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共新建经济林果基地400万亩、牧草基地330万亩、中药材基地40万亩。2007年,陇南市人均林果业产值达526元,比退耕前增长了48%,有近20万户、80多万人口依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我省积极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营林致富的积极性。从2008年10月开始,我省在合水、泾川、清水、宕昌、安定、永靖、临泽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启动了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目前,7个试点县区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

林地的生态效益突出,经济上见效慢,农民便发展起林下经济,开启着民富林兴的“希望之门”。在合水县,农民除了在林下养鸡10多万只外,还在林下种柴胡等中药材4000多亩,种黄花菜8000多亩,种苜蓿草3.2万亩。

实施西部大开发,全省林业建设已形成经济林果、花卉种苗、森林生态旅游、林木林副产品加工、综合养殖、林下经济等六大门类,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优良乡土和珍稀名贵树种、家具与木质装饰材料加工、野生动物与环保畜禽饲养等十大基地和项目建设。2008年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95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2倍多。

推荐阅读:

上海:小区植物成业主“食材” 如此行为令人汗颜

湖北:高价鲜花背后的断层产业链(上篇)

贵州约900种高等植物面临种群缩小及灭绝

香港:旺角花墟 感受曲径通幽处的十里飘香(图)[分页]

从“砍树人”到“种树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甘肃林业逐步实现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在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区卡车林场一个破旧的库房里,记者见到当年入库加封的大马锯和玻璃斧。十多年过去了,厚厚的尘土已遮住了刀斧昔日的光亮与锋利。

伐木声曾是这里的“主旋律”。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省包括白龙江林区的国有林场大量采伐生产木材,以森林采伐为主的国有林场达222个。在可观的林业产值背后,是天然林资源的巨大破坏甚至是灭顶之灾。

1998年10月1日起,甘肃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由此掀开大幕。随着“禁伐令”的下达,昔日以砍伐为生的伐木工人,放下斧锯,砍树人一夜间成为种树人。

斧锯入库,苗木入土,甘肃林业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截至2009年8月底,我省“天保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194.86万亩。

10年间,甘肃省累计完成林业建设总任务4565万亩,年均完成林业建设任务456.5万亩,是新中国成立至1999年50年间全省年均营造林面积的3倍多。造林面积不断增加,全省森林覆盖面积由此不断攀升。据2006年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省森林覆盖率已由2001年的9.9%提高到13.42%,净增3.5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增加到2.17亿立方米,净增0.17亿立方米。

从“十几只”到“三百只”

2010年1月,3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又像往年一样,来到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鹅湖越冬。

一只只大天鹅像翩翩起舞的仙子,来回穿梭、嬉戏鸣唱,为“绿色明珠”——尕海湖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

但在1995年、1997年、2000年,尕海湖这一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曾经三度干涸,以鱼虾为生的水鸟大大减少,湖区泥炭地发生退化,以及不法分子偷猎,来这里越冬的大天鹅一度减少到只有十几只。

面临窘境,2003年,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尕海又获得了新生。

1998年以来,我省林业系统新增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使全省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49个,总面积1.44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2.6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而且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的湿地。

如今,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省生态保护的主体,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推荐阅读:

上海:小区植物成业主“食材” 如此行为令人汗颜

湖北:高价鲜花背后的断层产业链(上篇)

贵州约900种高等植物面临种群缩小及灭绝

香港:旺角花墟 感受曲径通幽处的十里飘香(图)

(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