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9日消息:
几十年不动的碾子,几十年不满的缸
“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曾几何时,只要听到这首歌,人们的脑海里就不由得想起黄土高坡上满山遍野的“斜杠杠”(梯田)。
齐兵所住的村子就地处黄土高原上的晋北,那里气候寒冷,一年只能种一茬庄稼,每年的五至十月份,忙着春种秋收,从十一月至次年的四月份,便一直没事可做。后来乡里布置开荒山,也就开始种了一些树,圈起果园来种些蔬菜,山下的家里会养些家禽和猪牛什么的。收不了几颗籽也就刚够温饱的。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地方儿的冬天顶上别处的俩儿。
按理说,闲有闲福,难得有如此长的休闲,可是村里穷得要命,自打90年代开始进城潮之后,村里的青壮年越发见少了,搁置的几亩山地也越来越荒,打的粮食刚够填饱肚子的,余点喂喂牲畜,让人看了顿觉荒凉。真是越闲越穷,越穷越闲,折腾吧。
大学生村官下村来,要想富跟我来
也不知是哪一年,村里来了个年轻人,是乡里派下来扶贫的大学生村官,显眼的是他随身带来的那台惠普笔记本电脑。他常来冬日里的窑洞跟村民们唠。他说这半年长的时间,就这么闲着,真是浪费了,太可惜了。农民们就驳他,不闲怎的,就这天寒,这地冻的,还能像夏天一样忙活?吹啥牛啊,你说咱这儿的冬天也能种地?
“能啊,就凭咱们盖日光温室大棚!”他打开电脑给大家讲起了寿光靠大棚菜致富的神话。
说干就干,几个胆大的农民率先盖起了温室大棚。周围的人们一看冬天里竟能长出绿叶,就信了,一个接一个地跟着干起来。这里缺水,他又带着大伙儿打井,有了水,更是枝繁叶茂,满眼都是绿。他还跑到乡里活动申请资金,专门从县里请来老师给村民讲温室大棚的种植知识,怎样防治病虫害,人们白天干活忙,就晚上加班学。一时间忙得手脚不停,脑子也忙起来:今天琢磨着怎样种好菜,明天思量着如何卖个好价钱。村民们春夏秋忙着种地,冬天里忙着种菜,嘴上喊着忙死了,手脚却不肯停下来。
后来因为菜棚搞得好,县里也出面扶持村里修建配套设施,村子很快成了全县温室种植的一个小基地,还引进了什么名、特、优,实现了什么精、细、嫩。后来,全村的人大都盖起了温室大棚,有的一家就盖了好几个。还有的人靠着过去冬闲练就的好嘴皮,竟然坐火车、乘飞机,走出去搞推销了。随着手里渐渐有了余钱,家家户户便开始惦记啥时候也能配备当初村长进村时带的那台标着“hp”的神奇本本。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般地“神”,至少让他们从穷窝里彻底脱了身。
惠普专家齐下乡,人人成了电脑迷
村长看在眼里,趁热打铁,借着大伙儿争相购置电脑的热乎劲儿,索性直接联系惠普电脑服务点,问如果打算团购的话能不能免费给进行电脑知识培训。请求很快得到答复:不但电脑知识培训免费,还免费给安装相关农产品销售软件及相关免费农业技能培训,另外还能享受家电下乡的补贴。于是,一夜之间,家家户户都有了一台装有“农贸通”的惠普电脑。人人爱上了这个本本大小的东西。弄堂里打牌的吆喝声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挑灯到深夜”的电脑练手。
富了小家“富”大家,生态小区初成型
随着村民们对电脑知识和农业技术的掌握日渐成熟,村长也觉得“干大事”的时机到了。“先富小家,而后富国”,他早就想着为村子规划修建“生态循环农业园区”的大胆设想,终于得到了大伙儿的响应。
光说玉米秸秆吧,利用玉米和秸秆发展养殖,牛粪又作为肥料还田。还有的农户在利用秸秆发展养殖的同时,配套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做饭,沼液、沼渣再还田。走进村子,你可以看到家家使用沼气的厨房里整洁干净,灶台一角的墙体上贴着白色的瓷砖。以前烧的是树枝、柴草和秸秆之类的,做饭时邋遢又费时,现在用沼气可以和城里人的煤气一样干净。
村长说起村子今后的生态农业园建设计划信心十足:“我们计划以种促养,以养畜增效益,以养畜供沼气,以沼液沼渣提升种植水平,发展循环农业。”
首先,村民们把村子依院划成了不同的分区,用栅栏间隔,果园菜园傍河而建,然后把鸡放养到果园里,在荷塘边搭建鹅舍、鸭舍,山上的空旷处可以修建猪栏、牛棚、羊圈。这样牲畜的粪便可以用来户外生火做饭,也可以用来做肥料,,还可以生产沼气供应做饭、照明,另外各家各户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供应日常洗涮用水……当一切井然有序,整个山村又恢复了久违的生机盎然。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山上开始变得郁郁葱葱,村里变得整洁有序,鸡有鸡舍,鸭有鸭塘,猪有猪圈,狗有狗窝,穿插其间的沼气池、太阳能、蔬菜大棚、村头的蔬菜集贸市场、果品加工厂、肉制品冷冻厂、脱水蔬菜厂,……以及村外宽阔的柏油路遥相呼应,一个零废物产出的环保生态循环农业小区赫然成型。这一切,当然不会忘了那个大学生,还有那台让全村人早已耳熟能详的惠普电脑了……
推荐阅读:
(来源:惠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