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4日消息:在辽宁省开原市苗木花卉行业,提起郭云清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当地苗木花卉产业的带路人,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一条致富道路,也使花木产业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之一。
抢抓机遇谋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原靠山镇有少部分农户从事苗木花卉生产,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善于捕捉机遇的郭云清立刻意识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大。于是,他筹借了一笔钱,开始苗木花卉生产的探索之路。
创业之初,由于缺乏苗木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曾数次遭遇挫折,但执著的他并没有退缩。凭着信誉、创业热情、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生意渐有起色。
2000年春天,他在开原市城南立交桥投资40余万扩建了占地120亩的窗口基地,苗木花卉总面积达200亩。同年,成立了开原市云清苗圃。到2009年,云清苗圃面积已发展到450多亩,每年可为省内外提供高档成苗30万株、半成品苗50万株、幼苗500万株。
正是凭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勇于开创的精神,郭云清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2009年1月,云清苗圃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带头致富显身手
郭云清在自己富裕起来的同时,时刻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们。几年来,他先后带领周边地区210多户青年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1999年,他加入到一面城村产业区,任第一产业区区长。上任后,即带领群众从引进新品种入手,积极学习科学生产、管理,不断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多次利用苗木花卉展洽会的有利时机,为广大农户签订了10多万元销售合同,到2000年,他所在的产区人均收入超过其他产区1000多元。
2002年,他决定另辟蹊径。一方面,他采取制订保护价和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的形式与部分苗农联营,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新品种等多种方式,提升靠山苗木知名度;另一方面,他坚持“走出去”,打破等客上门、坐地贱卖的落后营销方式,主动带领农户外出联系市场,寻找销路。经过一年的努力,与他联营的苗木农户全部实现了保价顺畅销售,当地农民仅此一项就人均增收3000多元。
1999年至今,郭云清累计无偿为群众提供种苗80余万株,引导周边群众新增苗木生产面积2000多亩,更新苗木生产面积1000多亩,扩大就业人数2000余人。
他还经常学习经济法规、市场营销、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并实践新知识后,他毫不保留、面对面地为农民讲解一些苗木生产上的实用技术,手把手地为农民做示范。几年来,他无偿向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咨询2300余次。这些宝贵的管理技术和生产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苗木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荷兰郁金香花海 好似童话梦境[分页]
打造龙头树典型
近年来,郭云清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着眼于未来,决心把自己的苗圃发展成全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为树立龙头意识,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公司+基地+散户”模式,致力于把企业做大做强,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企业知名度;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分别与河北、山东、海南的多家省外企业签订产品供应合同,在确保销路的情况下,逐步拓宽销售市场;三是扩大规模、做强产品,在原基础上建立了中固镇梁台村苗木开发实验基地,积极引进新品种,到2009年云清苗圃已拥有生产基地450亩,生产品种30多个,主打产品包括金叶垂榆、金叶榆、金叶糖槭、红宝石萱草等名优品种。
2010年,郭云清计划在高台基地北部,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0栋、冷棚90栋、植物组织培养室一处,共占地200亩,年产彩叶树种种苗及产容器苗300万株。按照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的标准,配备全自动供水、滴灌、喷灌、湿度自控系统等相关设施。投资30万~50万元,建设植物无性繁育中心(组织培养室)一处,面积300平方米。
郭云清的成功,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模板。
排忧解难见真情
郭云清取得成就后从不忘乡亲们对他的关怀和期望,并从行动上回报国家和家乡。
每逢春节,他都积极资助村委会举行有益的文体活动;每逢重阳节,都主动向各村的孤寡老人捐助资金和礼品等,让贫困的老人们过上快乐的节日。几年来,他累计捐赠资金达8万多元,多次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群众的好评。
郭云清通过10多年业的艰苦奋斗,成为当代青年创业先锋典范,同时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头作用。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