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开渠道挣“票子”巩固退耕“好林子”

2010年06月17日 09:41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国园林网6月17日消息:“退得下,不反弹”是我省退耕还林之初确定的目标,但八年以后,也就是国家补助政策到期后,是否能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果呢?我省从解决退耕农民长远生计着手,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移民等六大工程,用“稳得住”、“更致富”的新创造,实现了农民挣上“大票子”,巩固退耕“好林子”的双赢。

我省是最早在全国实施退耕还林的省份之一,十多年来,累计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任务3500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六个百分点,达到37.26%,三秦大地尤其是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延安市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 李炳智:我们现在看到这片林子就是99年退耕还林当时栽下的树,在这之前,这块地它全是耕地,农民在这个地方种庄稼,退耕之后栽下树以后到现在树径达到十五公分甚至于达到二十公分,整个成了一片林子。

退耕还林让延安的山山卯卯变的郁郁葱葱,黄土高原焕发出新的生机。那么如何保证这么好的林子不会再次成为退耕农户灶口的柴火呢?

记者杨文祥:在延长县的下盘石村我们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两口灶,一个就是我右手边的这样一个炕头灶,村民们说,这个以传统的烧柴为主的灶,现在只是在冬天取暖的时候才派上用场,而我旁边的这样一个沼气灶,现在以其清洁和方便使用,已经成为村民们做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延安市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 村民郝银奎:退耕还林以后,我们主要发展了苹果,我们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沼气,一个是能做饭,沼液可以施肥,我们夏天主要是用沼气做饭,冬天主要是以苹果树剪下来的树枝取暖,我们农民再也不用到山上去砍柴了。

在延长县的黑家堡村,退耕农民在政府的号召下建起了川地大棚,种起了大棚西瓜和油桃,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延安市延长县黑家堡镇中村行政村 村民 赵延花:现在我们家种了四个大棚,主要种的是大棚西瓜和油桃,收入是十几万块钱,跟过去传统农业种法相比,效益翻了几十番。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延安市提出了林果、草畜和棚栽三大后续产业,同时,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全市新建口粮田300多万亩,实现了人均2.2亩。保证即使国家补助政策到期后,也能让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从现在到2015年,国家和地方还将投入200多亿元,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生态移民、补植补栽等六大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省林业厅厅长 张社年: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到201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3%,比现在提高6个百分点;五大干杂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2050万亩,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使退耕还林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

推荐阅读:

浙江:为摘果实红叶李林很受伤 希望市民爱护树木

浙大学生的创意植物“面膜” 能让植物“起死回生”

哈尔滨:退休老人为树木“整容” 谋出致富路

厦门:今年端午节艾草香更具时尚 能美容又能吃

(来源: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