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8日消息:七株榕是广州市越秀区诗书街的一条小巷,清朝时因有七株榕树而得名。昨天,记者接到报料称,七株榕名称由来的最后一棵清朝古榕树也倒了。
昨晚8时,七株榕小巷内十分安静,在狭窄的小巷中部北侧,一株高大的榕树连根拔起,向小巷南侧倾斜,倒在南侧的围墙上。榕树下方,有人已经用两根支柱支撑起榕树。这株榕树很大,直径约有1米。树旁有一个醒目的石牌,也因树倒而挪了位。
碑上刻着的一段摘自《诗书街志》的文字,道出了这条小巷名称的由来。曰:七株榕,东起海珠中路,西至诗书路,长154米,宽5.6米,清代称七株榕,又名七条榕,因巷内原有七棵大榕树,故名。
不过巷内的许多人都说不大清楚此树的来历,其余六株榕树是什么时候消失的,人们更是不知道。
在巷内租房居住的女孩小郭说,星期四她就看到榕树倒了,后来她听说,可能是连日下雨,致使树下泥土疏松,加之前几日巷内施工,挖了很深的一条沟埋水管,估计是松动了树根。天气和人为两相作用,致使古树连根倾倒。
古树倒后压在了七株榕小学的墙上,那里还有许多电线,小郭对此表示担忧。她说,都过去几天了,希望能有人快点来处置好,不要再出更大的事情。
推荐阅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