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治污造绿造生态家园 万余农户“搭车”致富

2010年06月05日 08:43潍坊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6月5日消息:昌邑市临渤海湾南岸而居,有“中国丝绸之乡”、“中国华侨之乡”、“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等美称。面对“转方式、调结构”这一重大课题,昌邑市创新工作思路,依靠思维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一大批企业“华丽转身”,加入进“碧水蓝天”的大合唱队伍中,其中,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已位居领唱位置。

几次出国考察

决心治理污染

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金丝达)成立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现已发展成为涉及工业、农业、餐饮、旅游、文化产业,下辖印染、漂染、化工等6家分公司,拥有职工1800余人,总资产5亿多元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企业发展前期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起初金丝达也不以为然。可几次出国考察让金丝达的有关领导深受教育和启发。在新加坡,他们看到的是纤尘不染的景色,在欧洲,几乎见不到裸露的土地。从那时起,金丝达便立志治污,为父老乡亲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造福桑梓,偿还自己的“良心债”。回国后,金丝达投资近300万元购买安装了污水处理和脱硫除尘设备,这在当时当地可谓巨资搞环保的第一例。

2001年,金丝达再次向众人展开一幅宏伟蓝图:投资1000万元建造占地1300亩的“流青园”。这个“流青园”,位于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的东南侧,潍河的西岸。这里原是一片荒滩,上面除了稀稀落落地生长着一些老化的山楂树外,便是漫漫黄沙。每逢东南风刮起的时候,大量的黄沙、尘土就飞舞着扑向刘家车道村的民居,村民们连门窗也不敢开。经过整平土地、导引淡水、开挖鱼塘、广植绿草……“流青园”成为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和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

治污尝到甜头

瞄准生活垃圾

纺织印染业是昌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但印染废水因成分复杂、色度大、COD高,极难处理,已成为制约纺织印染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昌邑印染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金丝达虽然最早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但是仍存在污染和资源浪费。为此,金丝达2006年成立了能源公司,科技人员开始对废水废物的再利用进行专题研究。

推荐阅读:

致富路上花香苗绿 经营创业各有不同

一周精编:现代庭院园林 打造你的私属个性空间(图)

文竹的栽培与养护方法

长寿花的种植与养护[分页]

经研究发现,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棉短纤、印染助剂、棉籽壳等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产生沼气。2008年12月,金丝达上马了印染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以印染废水资源化利用为目标,采用厌氧处理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处理工艺,实现了沼气发电、中水回用、热值回收和污泥燃烧,在达到污水零排放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年可实现综合效益1000多万元。它变污水处理为污水资源化利用,添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该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尝到了甜头,金丝达治污上了“瘾”,去年他们又开始自主研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开工建设了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预计此项目日处理垃圾能力350吨,投入运营后将对昌邑全市范围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使城乡生活垃圾真正实现循环再利用。

进军绿色产业

建成苗木基地

治污建园后的金丝达并未满足、止步,金丝达要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绿色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2001年秋天,金丝达开始大举进军绿色产业——苗木业,先后在围子、奎聚、都昌等镇(街道)建成了1万余亩的苗木基地,成为“江北第一苗木大户”。在这面绿色旗帜的引领下,昌邑市先后有50多家民营企业随旗而动,纷纷下“苗海”,涉足苗木业。民营大户高密集资金的投入,使昌邑跨越了早期的资本积累阶段,直接进入了规模化经营时期,昌邑的黄金槐、美人梅、复叶槭、常夏石竹、雪松等苗木的种植面积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之最。昌邑的苗木总面积由初始阶段的4000多亩迅速发展到现在的10万亩,汇集了国内外200多个优质绿化苗木品种,被国家绿委会办公室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苗木资产总值10亿元,年销售收入2亿元,苗木业已成为昌邑农民致富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有1万多农户搭乘这一产业“快车”走上了致富路。

2003年,昌邑市开始举办山东省(昌邑)苗木交易会,至今,连续七届苗木盛会共吸引德国、荷兰等国和全国20多个省区市40余万人次、3500家单位参加,累计苗木交易额18亿元。昌邑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江北苗木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金丝达旗下的浩林苗木公司把美人梅、红宝石海棠等当地优质树种已经绿进“中南海”。

推荐阅读:

致富路上花香苗绿 经营创业各有不同

一周精编:现代庭院园林 打造你的私属个性空间(图)

文竹的栽培与养护方法

长寿花的种植与养护

(来源:潍坊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