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7日消息:三亚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旅游度假圣地,在海防林建设上也是走在全省的前列。据了解,三亚的海防林建设采取了政府投入、企业参与,全民义务植树相结合的建设机制,打造自然生态景观。
崖城镇长山村的混交造林
长山村率先引领退塘还林实施混交造林
当天下午,记者首先来到了三亚市的崖城镇长山村,这里是三亚市也是全省最早开展高位虾池养殖的村庄之一。记者注意到,该处选择的是木麻黄和大叶相思带状混交造林。
据介绍,长山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缺乏规划,盲目地扩大养殖规模,11户虾农占用沿海基干林带毁林挖塘35口,占海岸线1650米,面积达402亩,严重破坏了海防林。2007年以后,三亚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开始做这些虾塘业主的工作,开展退塘还林,对每亩退出的虾塘补助1万元。而在顺利解决退塘之后,三亚市委市政府迅速开展了还林工作,积极组织专业队种管与专业管护人员看管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开展了大麻黄和大叶相思带状混交造林。为了确保幼苗的成活率,管理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亚大小洞天海边一带打造生态景观型海防林
南山打造生态景观型海防林每年投资200万
记者随后跟三亚市林业局的有关领导来到了三亚市海防林建设的另一个特色点——南山生态景观型海防林。
在这个长9公里,面积8000多亩的海防林带,记者一边走一边欣赏,眼前尽是美景,野菠萝,椰树林排列在大海边,与大海蓝天构成了一副美丽的风景。据了解,这些生态海防林带都是由国家5A级风景区南山寺和大小洞天联合建造的。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副总经理李南廷告诉记者,他们在开发旅游景区的同时,既保持了野生植被的原貌,又种植了一些抗风性较好的树种,如:酸豆树、菩提树等。他们公司每年投入200万多元建设绿化带,包括海防林的补植和种植。
李经理认为,建设海防林和企业的景点建设是相铺相成的。增加对海防林的建设,既可以防风,又可以美化景点。他们还发动员工种植花草树木,通过实施生态景观型海防林建设,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