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独创行道树施肥方式 插上"营养管"省时省力

2010年07月12日 11:40厦门晚报高金环

厦门:独创行道树施肥方式 插上"营养管"省时省力

施肥管

厦门:独创行道树施肥方式 插上"营养管"省时省力

中国园林网7月12日消息:这两根盖着盖子的白管(右图)是干吗用的?原来,它们是施肥管,下面暗藏“机关”,能有效地给树木的根须施肥。

据悉,这是我市独创的行道树施肥法。不仅肥料渗透均匀,还省时省力,施肥效果好。

以往给行道树施肥,工人得先在树根附近钻孔,再灌肥料。但随着行道树越长越大,这种方法很难让树木充分吸收到营养。

今年,我市结合树木更新,应用了上述新型施肥技术。图中的两根管位于湖滨南路电业局附近,树木已经移走,掀开盖子,能看到地下积水情况。

这种施肥管是我市绿化管理中心探索出来的。去年,中心借鉴外地经验,在树木周边插两根单管,虽然可以观察树木根部水位情况,但施肥效果不好。

今年,市绿化管理中心做了改良,在施肥管下埋上环形管,两管相连,不仅环形管上许许多多的小孔,埋在地下部分的施肥管也有许多小孔(右下图)。这样,施肥时,只要把肥料灌到管子里,再灌上水,肥料就会通过遍布管子的小孔,渗透到土壤中,供给树木的根须。

目前,湖滨南路、湖滨北路洋紫荆替换,工人们已埋下243套施肥管,一株树木一套。

【相关新闻】

树木病虫害增加 但未大面积爆发

持续阴雨后迅速高温,使得我市树木病虫害明显增加,但未出现大面积爆发现象。

我市一些树木出现了白粉病、煤烟病。前者影响光合作用,致叶片凹凸不平,萎缩干枯,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后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伴随蚜虫、介壳虫而发生,严重时植株长势衰弱。此外,东坪山等地发现毒蛾、尺蠼等病虫害,樟树、杉树的叶子成为虫子的“盘中餐”。

我市行道树总体保护得较好,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得益于早发现、早防治。

据了解,去年,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心就将我市的绿化养护单位组织起来,建立了园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利用这些单位与树木长期接触的优势,及时发现情况,掌握材料,加强监测和防治指导,提高了我市行道树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6月4日,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心就发布通报,指出我市灰白蚕蛾第二代幼虫开始分散危害,并预计于六月中下旬进入暴食期。接到通知后,各相关单位即强化对虫情发生及防治效果的监测,喷施药剂,虫口密度较高的区域,还进行了二次防治。

推荐阅读:

湖南:千年银杏九人伸手才能围得住 村民呼吁保护

世界杯之外的荷兰 领略郁金香王国的风采

江西:根系浅风吹大树连根倒 压车又拦路(图)

南京:茅山红榉成为句容富民“摇钱树”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