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4日消息:虎刺梅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小盆栽花卉,其观赏性强、养护简单、易成活,非常适合家庭种养。然而,尖刺伤人、具有毒性、散发异味这“三宗罪”让消费者对其敬而远之,尤其是有毒的说法被人为放大,使其前景难以预料。
作为传统盆栽花卉中的老面孔,虎刺梅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小盆栽之一。这一原产非洲的盆栽植物曾长期占据我国阳台小盆栽的主流。然而虎刺梅近些年不被看好,其地位也受到严峻挑战。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业界对其安全性的质疑,虎刺梅有毒的说法不仅“吓走”了一大批潜在消费者,更让虎刺梅盆栽经营者身陷困境。
“三宗罪”影响发展
多年来,虎刺梅凭借花朵靓丽、花期长、容易栽培等优点深得消费者喜爱,虎刺梅“粉丝”大有人在。进入花期后,虎刺梅花开不断、生机勃勃,很多人非常享受种养虎刺梅的过程,在博客等平台发布了很多溢美之词。然而另一种言论却让虎刺梅身陷困境,那就是关于虎刺梅“毒性”、“异味”等多种说法。
由于浑身布满尖刺,虎刺梅给很多爱花者留下过“血的教训”,但消费者对虎刺梅心生畏惧的主要原因是虎刺梅的有毒说法,让人觉得其是一种“杀人”植物。而虎刺梅“怪味说”更让人对这一植物产生排斥心理,有人认为虎刺梅散发出的刺鼻异味,让人感觉不舒服。不少观点认为,虎刺梅虽然好看,但的确不适合摆在室内观赏,建议不要栽种虎刺梅的呼声很高。
上述因素成为阻碍虎刺梅快速发展的三大障碍。“这些片面的、具有误导性的宣传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环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营。”广州曼德隆园艺有限公司经理刘立告诉记者,从株形和生长习性两方面来看,虎刺梅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媒体的误导和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影响了它的发展。
毒性被人为放大
针对虎刺梅有毒,不适合家庭摆放的说法,刘立认为,虎刺梅枝干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买方市场考虑到产品安全性,对虎刺梅有所顾忌,这也正常。“不仅仅是虎刺梅,在观赏植物中,植株本身具有一定毒性的花卉品种数不胜数,如果单从观赏的角度来看,虎刺梅的潜在危害并不太大,消费者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据了解,一品红、变叶木等植物都与虎刺梅一样,属于大戟属,这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树体受伤后伤口处会分泌出白色的乳汁,它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保护自己,防止病虫侵害的有利武器。虎刺梅开花时,它的花柄上还会分泌出黏液,能粘住小虫,这也是植物自我保护的反应,如果单纯从观赏的角度来看,这些植物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极小。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葛红表示,虎刺梅有毒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而选择适合家庭种养的小盆栽,虎刺梅是一个不错的花卉种类。
市场前景不明晰
天津西青区花卉生产户贾先生多年来一直看好虎刺梅的发展前景,其产量逐年加大,目前已达10万盆。“我们现在搜集了近40种虎刺梅品种,这些品种都具有开发潜力。”他表示,作为盆栽观赏花卉的一个代表品种,虎刺梅的观赏性可圈可点,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贾先生还表示,现在市场上虽然已经有黄花、白花、红花等多个颜色的盆栽,如果想让虎刺梅继续保持生命力,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更多的品种,还要推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吸引消费者。“很多传统的老花卉品种都很好,但就是在包装方面比较逊色,这是传统花卉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只要这一问题不解决,传统花卉被替代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然而虎刺梅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得到解决。而消费者信任度的降低必然导致育种者、生产者热情的下降,这一产品的前景也变得难以判断。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