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用布袋子。
中国园林网7月2日消息:在南京,绿色是一种发展战略,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掩映城市的桐荫,到绿遍荒山的果林;从种植、消费有机蔬菜,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使用绿色建筑;从推广绿色交通,到倡导绿色消费……“南京,也许是亚洲最美的绿色城市!”今年6月5日,在南京考察的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波波夫如是说。
绿色,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8年年均增加森林10万亩
“‘石头城’变成了‘森林城’!”2008年10月24日,国家林业局负责人在宁调研时为此赞叹。
今年是实施“绿色南京”第8个年头。8年来,南京以每年新增造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的速度,见缝插绿、全面植绿,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满坡火山石、遍地生杂草”是六合驼子山的旧照。3年前,南京金万方公司董事长宋沛田来到这块离南京城最远的荒山,栉风沐雨,掘石除草,在6.7平方公里的驼子山上,种下了40多个品种的桃树。如今,公司已经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前期开发的2000亩桃林已进入盛果期,桃树遍地,桃花漫山,不毛之地变成了高效林果基地。
推荐阅读:
驼子山的造林传奇,浓缩了“绿色南京”的8年巨变。8年来,全市新增造林111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由2002年的117万亩跃升到2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26%,位居全省前列。
2007年,凤凰卫视“凤凰气象站”评出了中国新“火炉”城市, “三大火炉城市”之一的南京,连前10名都没排上。个中原因,城市变绿不可小觑。仅2009年,南京就见缝插绿,积少成多,新增城市绿地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玄武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这些指标,在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
“办绿色青奥,建绿色南京”,现在,全市正以举办2014年夏季青奥会为契机,将“绿色南京”建设进一步覆盖道路、河流、工厂、乡村、学校……
今年春天,总投资近3亿元的沪宁城际铁路沿线绿化工程启动,工程目前已通过初步验收。沿线两侧由女贞、雪松、水杉、玉兰等高档绿化树种组成的宽达20―50米的绿化带,构成了绵延24.5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今年3月,规模宏大的秦淮新河―土城头百里绿色长廊建设启动,数年后将成为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一条绿色新项链。
4年节水12亿吨
水多,古都南京因此而“灵动”。
然而,从2006年起,“丰水”的南京却完成了一次精彩转身,全民总动员展开节水型社会建设。
6月8日下午,蒙蒙细雨中,湖南路旁的聚福园小区来了一批客人――40多名出席南京节水型小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兴致勃勃参观了小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由19栋多层和4栋小高层组成的聚福园小区,在建设之初就设计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小区的保洁、绿化、景观用水绝大部分来自雨水回收再用系统,年雨水回收量达5万吨,按现有水价计算,每年节约开支11万元。
聚福园小区只是南京建设节水型小区的一个缩影。在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下,南京3年来已累计为居民困难户免费改造水龙头和抽水马桶18万套,建成节水型小区175个,居民人均月用水量从2006年的7.2吨下降到2009年的4.8吨。预计到今年底,“人均月用水量低于5吨”的节水型小区将突破200个。
按照节水型社会创建目标,今年南京市将迎接国家水利部的验收。根据规划,到今年末,南京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上年将下降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
为此,南京市今年新开工建设扬子、南化、南钢、金陵石化、梅钢循环水利用工程。石化、冶炼、电力三大行业水循环利用率将普遍提高到9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20%、单位GDP用水量降低30%。新建、扩建主城、乡镇和开发园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吨,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50公里。
在市水资源管理中心,全市所有用水情况均可从电脑上实时查看。南京市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起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3条“红线”,4年来全市累计节水12亿吨,减少污水排放7.5亿吨。
推荐阅读:
绿色节能成建筑设计新时尚
在南京,有没有匠心独具的绿色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众多新建筑的时尚坐标。去年,南京被评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引得一批又一批中外宾客慕名前来参观。吸引大家的,除了工程体量“巨无霸”、“无障碍换乘”外,还包括整个南站站房大面积采用的绿色节能设计――屋面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板由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幕墙采用敞开式循环体系呼吸通风,雨水则通过虹吸技术在站房内循环使用……
许多国内外一流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南京都能看到。南京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信息中心,是全国首个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试点工程。在信息中心旁有一个天印湖。水面下4米深处的湖底,不论冬天还是夏天,温度总是和地面相差5―6摄氏度。通过在湖底安装国际最先进的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图书信息中心实现了与湖水进行热交换,不需使用电源式空调或锅炉加热系统,大楼内实现冬暖夏凉。这套系统节能效果40%,每年比一般的大楼温控系统节约运行费用4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吨,节约水耗2万吨。
工程人员去年采用一种叫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新墙材砌筑楼房外墙。经过半年多的跟踪监测,该栋建筑能耗下降了50%左右,而且墙面空鼓等建筑通病也不见了。
2000年,南京市被列入全国160个率先限时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城市之一。而要逐步淘汰、禁用粘土砖,就必须先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因此,多年来南京通过科研立项、典型示范等方法,推广应用各种新型节能材料。现在,种类繁多的新墙材已经可以完全替代各类建筑中的粘土制品了。
“零薪”环保人,他们在行动
今年6月5日,第39个世界环境日,全国首座生态文明教育馆在雨花台风景区密林区内开馆。当天,这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志愿者,在过去的一两年里,他们义务参与了该馆理念设计、资料收集、运作策划等布展和运作的全过程。
这批志愿者来自民间环保组织。从自愿加入环保组织、社团的那天起,宣传“绿色”便成为他们的第二职业,而这个职业,大都是没有薪酬的,他们幽默地称自己为“零薪”环保人。
这不是一个新鲜的群体。10年前,环保部门便经常性地与民间环保组织打交道。当时的“零薪”环保人只有“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两三家。近10年来,在南京,“绿色之友”、“绿石”大学生环保协会等8家环保组织、20多个环保社团先后成立。为了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积极作用,市环保局建立了公众参与机制,为民间环保组织搭台。2002年,“绿色南京”战略实施,此后8年,日益壮大、活跃的民间环保组织唱响了一出接一出“绿色大戏”:
2004年,开展“探访秦淮源头,保护母亲河――徒步走秦淮”活动,沿途走访居民、宣传环保,考察污染变迁、公布考察报告;
2005年,举办大型环保图片展――《最后的净土》,唤起市民关注地球生态环境;
2006年,开展“珍惜资源,点评过度包装”活动,直击月饼盒等过度包装行为;
2007年―2008年,对紫金山及周边建设过多餐饮娱乐场所蚕食“母亲山”的规划提出公开质疑,引起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零薪”环保行动取得辉煌战果。2008年5月,南京市环保局公开招募“南京市公交车环保志愿监督员”,将民间环保组织及志愿者的社会监督作为处罚证据予以采信,打了一场漂亮的围剿公交车黑尾巴的“群众战争”。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