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7日消息:兰州市安宁区逥水湾附近的山梁,解放前曾是突兀的荒山,乱石嶙峋、寸草不生,解放后,为了改善生态,造林人员设法克服困难,在该处植树造林,数十年时间以后,这里已经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山林,植株茂密。但近两年时间里,由于无人浇水,树木开始逐渐干枯,有200亩林木几乎全部枯死。
现场成片林木成“干柴”
20日上午,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在安宁逥水湾林区,有200亩树林因没人浇水而被枯死,记者随后赶往现场。在逥水湾林区记者看到,在一条山沟里,从山沟到山梁有大片大片的侧柏和刺槐枯死,树枝已经枯朽,枯树周围的杂草丛也干枯焦黄,没有一点生气。枯死的林木粗的大约有胳膊粗,细的也有锹把粗细,粗的多为侧柏,细的多为刺槐。整片林区的刺槐几乎全部枯死,侧柏还有少量的存活下来,但现在枝叶也已经大部分开始干枯,没干枯的也被晒得“无精打采”,少了往日绿意盎然的光泽。
在这片林区对面的山梁上,有几条“水龙”正在喷吐水柱,浇灌周围的树木,山体一片墨绿,目光所及,令人心旷神怡,与这边干枯焦黄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记者看到,这片树木枯死的林区里,也有用于浇灌的上水管道,但是管道喷头上已经锈迹斑斑,显然很久没有使用过了,有些管道甚至已经被锈透、锈断。
工人数十年“辛苦”被毁
在采访中,记者正好遇上两名检查给水管道的护林工,这两名护林工告诉记者,这附近的山梁解放前全是乱石,连杂草都不长。解放后为了改善当地生态,政府决定在这里植树造林,但由于这一带山梁全是石头,根本无法植树,于是造林人员想尽了办法,从别处拉来泥土,然后造林人员用筐一点一点的背上山,然后才植的树。兰州市民所不知道的是,现在这一带山梁的满眼绿色,当初不知洒下了造林人员的多少血汗。
在2009年之前,这里的林木所受的“待遇”还可以,经常有人浇灌,因而长势很好,但从2009年开始,这片山林就没人管了,由于得不到浇灌,林木开始慢慢枯死。去年林木虽然也枯死了一部分,但由于去年雨水较好,死的还不是太多,但是今年入夏以来的连续高温天气,使得不到浇灌的林木大片大片地全部枯死。刺槐对水分的要求特别高,这也是林区里刺槐全部枯死的原因。在石山上树木的生长较慢,像死去的这些侧柏和刺槐,锹把粗的最少在20年以上,胳膊粗的已经是40年以上的“老树”了。几十年的辛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全部毁于一旦,真是太可惜了。
探因林权交接断档所致
记者就此事前去兰州市安宁区安宁生态建设局绿化管理科采访时,该科韩爱兰科长告诉记者,该片山林以前归预制厂管理,是由他们承包的。根据“谁承包谁受益、谁投资谁管理”原则,以前的林区浇灌一直由预制厂负责,费用也由他们承担。但是在预制厂破产倒闭以后,这片林区的林权一直没有移交,导致这片山林的林木被大量枯死。
现在绿化部门已经了解了情况,安排了人员去排查给水管道,将锈蚀坏的管道修好之后,很快就会给该片山林供水浇灌,希望能将还未完全枯死的树木挽救活,但对于已经枯死的就没有办法了,只能等到明年再重新补种。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