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九霄叠翠起屏障 林海绿涛壮筑阳

2010年07月08日 14:12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林业局退耕办

湖北:九霄叠翠起屏障 林海绿涛壮筑阳

谷城县退耕还林建成高效高产有机茶基地

中国园林网7月8日消息:在武当山南麓,汉江中游西岸,有一个葱茏苍翠、放眼皆绿的地方,这就是湖北省谷城县。行走在谷城城乡,远处的山森林茂密,近处的路树木成行,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声声鸟鸣不绝于耳,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谷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8年来绘就的一幅美丽画卷。

一个机遇,营造一片绿色海洋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谷城县,是鄂西北的一个典型林业山区县。上世纪80年代末,全县因有60万亩坡耕地广种薄收,成为水土流失的主源。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县54.2%的版图水土流失,年土壤流失总量533.1万吨。

为改变这一现状,县委、县政府曾积极探索尝试,自行开展坡耕地还林。2002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谷城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大好机遇,顺势提出了建设“生态、诚信、和谐”谷城的目标,全力建设谷城的生态屏障,遏制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

经过8年的工程建设,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8.5万亩,其中坡耕地还林7.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8万亩,昔日散落在山山岭岭中十分碍眼的“天窗”、“大字报”、“癞子头”披上了绿意盛装。全县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4.4%,年土壤流失总量减少了41.9%,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局面。如今的谷城,山清水秀,花草飘香,城镇清爽整洁,一江两河树成片,道路两旁树成行,平原农田树成网,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廊。

推荐阅读:

杨桐、柃木扦插育苗技术

誓让荒山披绿装 兴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侧记

南京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营造绿色迈向低碳城市

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2010年7月8日鲜切花报价

[分页]

一腔赤诚,铸就一座绿色丰碑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谷城优先将建设任务落实在汉江、南河、北河沿岸、水库周围、公路沿线和旅游线路的坡耕地上,重点安排于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陡坡地实施退耕。树种安排坚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汉江沿线乡镇突出栽植杨树,谷西谷南突出杉木、香椿,谷中突出湿地松、银杏。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全县退耕还林严格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标准,缓坡地沿等高线带状整地,品字形配置,陡坡地只进行穴状整地,苗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确保造林成活率;统一时间,抢抓墒情,在3月中旬前全面完成退耕还林落苗;统一供苗,遵循“定点供种、定点育苗、定向供苗”的“三定”原则,执行“三证一签”制度,在数量、质量、品种方面严格把关;统一要求,退耕还林后严禁套种农作物、蔬菜等,从源头上制止毁林返耕的苗头。

谷城工程建设高要求,2002年至2005年该县连续4年被省林业局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先进县”称号,2007年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为全省退耕还林工作铸就了一座绿色丰碑。

一番拼搏,打造一个绿色银行

退耕还林工程已成为谷城抓生态建设、促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

实施退耕还林8年来,全县平均每年新造林2.3万亩,全部成林后,将提高谷城森林覆盖率4.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还促进全县形成了一批特色林业产业带,一是江河沿岸的杨树产业带,通过退耕还林营造杨树林9万亩,使全县杨树基地达到30万亩;二是谷西谷南的松杉产业带,通过退耕还林营造松杉林4.5万亩,使全县松杉基地达到35万亩;三是谷北谷东的干鲜果产业带,通过退耕还林营造干鲜果3万亩,使全县干鲜果基地达到20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还催生了全县五大林业产业的发展:一是食用菌产业,依托耳菇林资源,全县形成赵湾、五山、紫金以袋料香菇、木耳为主,城关平菇、金针菇,茨河黑灵芝为辅的食用菌生产格局,年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实现产值4000万元。二是木制品加工业,依托速生丰产林,全县木制品加工企业达到50余家,形成了“玉牛家具”和“千王门业”等龙头企业,年产值4700万元。三是茶叶产业,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达到12万亩,形成了以紫金 “观山云峰”、五山“玉皇剑”和“薤山叠翠”为主的精品名优茶系列,全县茶叶年产量3500余吨,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四是苗木花卉业,全县苗木花卉基地达2500亩,产值达3000余万元,盆景、盆花、观赏苗木、林木种苗等多品种共同发展。五是森林旅游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使森林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县森林旅游每年接待人数10万余人,旅游收入达到4600万元,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河自然风景区、承恩寺森林公园成为全县旅游业的重头戏。

推荐阅读:

杨桐、柃木扦插育苗技术

誓让荒山披绿装 兴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侧记

南京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营造绿色迈向低碳城市

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2010年7月8日鲜切花报价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