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4日消息:专题:建中国最美海岸线 筑海南“绿色长城”
曾几何时,海南岛海防林断带达229公里,失去“卫士”的海南岛在台风中损失惨重。2007至2009年,持续3年的海防林建设热潮,让海防林基本合龙,1500多公里的“绿色卫士”完璧再现——
绿色防线:千里海疆有卫士
铜鼓岭,海南岛的极东角。置身其上,只见海浪千重万叠,波峰泛银。岭脚的月亮湾,划出一道漫长优雅的弧线,水清沙白;湾西是厚达数公里的海防林,清风徐来,绿浪如海,庇护着西侧的村庄田野。沿着汇入月亮湾的宝陵河蜿蜒西行,两岸一个个农舍绿树掩映,一道道水田绕丘环坡,一派宜人的热带田园风光。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是全海南最宽最厚的海防林。正是有了这片海防林,文昌市中北部的群众才能在台风到来时,一睡安枕。
如今,行走在海南的海岸带上,一边是碧波万顷的海之蓝,一边是蜿蜒千里的林之绿,滨海地带厚实严密的海防林牢牢守护着海南岛的生态安全。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感慨地说,海南岛的海防林建设能有今天的成绩,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229公里海岸曾经不设防
省林科所研究员方发之记得,海南的海防林建设经历了几起几落。
解放前,海南岛饱受风沙之苦。解放后,全岛行动起来大规模种植海防林,锁住了风沙之害。但海防林一旦合龙,人们很快就忘记了海防林的守护之恩。海南岛的海防林曾4次遭受灭顶之灾,从围海造田到偷砍滥伐,从挖塘养虾到掘沙采矿,加上台风的不断侵袭破坏,到本世纪初,海防林已被残酷地撕开一道道巨大的口子,总长达229公里。
不设防的海岸带让海南教训深刻。文昌冯家村村民龙田东还记得,2005年“达维”台风过后,冯家湾海滩一片狼藉,木麻黄被连根拔起,残存的海防林被粗暴地撕开了长达200多米的口子,农田、村庄、虾塘一下子裸露在大海面前;海坡被呼啸的海浪无情吞噬,一夜间后退30多米。“海吃掉了沙滩。”龙田东心有余悸地说。
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4年间,有31个灾害性热带风暴袭击海南,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171.4亿元。海防林断带多、质量差、防护效能低,引起了海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此,省人大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海南沿海防护林世纪环保行动,省政协海防林调研组深入基层,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调查发现,海南岛的海防林林带断裂、林相残缺不全,环岛海防林断带长度占宜林海岸带的22.4%,绿色屏障几乎“溃不成军”,防护效能日渐衰退。
2007年,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决定用3年至5年的时间恢复海防林,新造改造海防林15.33万亩,基本恢复沿海基干林带,实现断带合龙、窄带加宽、残带增强的目标。 专题:建中国最美海岸线 筑海南“绿色长城”
造林3年完成15.8万亩
“小时候刮台风,又怕漏水、又怕房塌,晚上不敢睡觉。如今倒过来了。台风天气晚上反而凉快,正好睡个舒服觉。”海口灵山镇大昌村村民陈昌宁,说起家乡的海防林,笑意就爬上了脸颊。作为海防林建设的参与者,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政府造海防林的决心:不仅投入大,而且采用了更高更新的造林技术。这样造出来的海防林,不仅比过去密且宽,林相也好很多,防风效果自然倍增。
海防林建设的核心是断带造林,为尽早修复受损的“绿色长城”,我省林业人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了独有的海防林造林模式。
曾两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的省林科所原高工李广翘说,海南岛的海防林大致可分为两大区域,东北部地区水分充足,造林相对容易;西南部干旱缺水,风沙侵扰,造林成活不易。例如在昌江昌化镇,年降水量仅七八百毫米,且集中在8-9月,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3倍。
省林业局营林处处长沈有孝说,为克服上述困难,我省林业人创造了林瓜套种、抗旱造林、打井造林等模式。林瓜套种是在种植西瓜的同时套种木麻黄树苗,这样种瓜效益好,又解决了种树用水。抗旱造林突破常规雨季造林模式,在最旱的3月种下1米多高的木麻黄大苗,并移植野菠萝防风,再经雨季滋润,树苗第二年就不怕风沙侵害。打井造林则是在离海防林一两公里的地方连续打上七八口抗旱组合井,串联后经梯级抽水,能为远处的树苗提供不绝的水源。在西部最干旱地区采取上述模式后,树苗成活率高达95%。
2007年6月发起的海防林造林高潮,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5年的造林总任务,共造林15.8万亩,退塘还林1.6万亩,基本实现了断带合龙、窄带加宽、残带增强的目标。
立法建章立制谋长远
“过去,海防林被毁坏,很大程度上与法律不健全、执法缺失有关。”海口市园林局高级园艺师蔡昌运说,在欢呼海南海防林完璧再现的同时,要思考如何避免再次陷入过去海防林“造林—毁林—再造林”的怪圈中。
其实,这一点省委、省政府早有考虑。2004年省政府即制定了《海南省沿海防护林保护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省政府主要领导在2007年在全省海防林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海南要抓紧对海防林建设和保护问题进行专项立法。
省林业局会同省法制办深入沿海市县做了大量调研,经多次修改,终于在省人大常委会三届3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简称《规定》)。省林业局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认为,《规定》比较切实可行。例如,划定海防林带的范围时,充分考虑了海岸的性质:沙岸为平均高潮线向陆地延伸200米;泥岸为100米;岩岸为临海第一座山山脊的临海坡面。为达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规定》要求不得擅自变更海防林总规,不得非法改变其林地用途;同时要求海防林总规应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和城乡建设总规,并与旅游、交通等规划及相邻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相协调。
与此同时,我省还先后制定了14个有关海防林保护与建设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其中包括《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海南省海防林建设退塘还林实施方案》《海南省防护林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护林专管员制度》等。“目前,我省已形成了一整套海防林建设和保护法规体系。”该负责人说。
“海南为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去年召开的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认为,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和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推荐阅读:
(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