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9日消息: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级的标准全面落实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连续摘取了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两项桂冠。龙虎山申遗喜获成功,是我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对龙虎山近年来大力实施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最大肯定。
素有“龙虎丹霞天下稀”美誉的龙虎山,是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丹霞地貌种类繁多,山水交融形态优美,具有极高的地质学和美学价值。为加强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让丹山碧水永葆魅力,龙虎山景区以申遗为契机,用世界遗产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督促自身,先后制定、修编了景区总体规划和遗产提名地保护与管理规划,积极推动、协助省有关部门对景区保护工作进行立法,出台了风景名胜区条例,确立了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发展原则。景区建立了科学的环境监控体系,先后完成森林防火监测站、森林病虫害检测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大气监测站等站点建设,实现了对景区各项环境指标的全天候监控,并严禁所有开山、炸石、捕鱼等行为。为从源头上杜绝各种污染,景区谢绝了一切工业项目的落户,对所有新引进的旅游三产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环境评估。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景区丹山碧水的影响,景区投入资金560万元,把污水处理系统覆盖到核心景区内的所有宾馆、办公楼。景区还通过政府补贴的办法,让核心景区九成以上居民都用上沼气,彻底改变了当地农民沿袭千年的烧柴习惯。
为了美化景区环境,提升遗产保护水平,景区邀请国内建筑专家,按照“黛瓦、坡顶、褐栏、灰墙”的模式,对民居外观进行了统一设计。在环境整治中,龙虎山景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出台农民改造民居政府出钱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目前,景区已拆除了9万多平方米有碍观瞻的建筑,对50万平方米的民居进行了墙体刷白、降层、“平改坡”等美化改造。在房前屋后、景区道路旁栽种了152万株香樟、银杏、桂花等树木和花卉。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让龙虎山成为大自然的博物馆和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如今,龙虎山景区的泸溪河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珍稀鸟类中华秋沙鸭在南方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核心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9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5倍,位居全国旅游景区前列。
龙虎山独特的丹霞景观和出色的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申遗专家的一致认可,也赢得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的喜爱。今年1至8月,龙虎山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同比增长了27%。
推荐阅读: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