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6岁的马敌凯老人扛着除草机在除草。
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在湖南省炎陵县炎帝神农氏安寝地——炎帝陵景区内,游客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位白发老人,或肩扛小锄,或身背割草机,默默地栽花种树,剪枝除草,精心呵护一草一木。
老人叫马敌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86岁,如今义务绿化炎帝陵15年了。10日,记者在炎帝陵圣火台对面的山坡上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
71岁入党,决意还圣陵原生态
“我是1996年入的党,那时候我71岁了,”马敌凯说,也正是那一年,退休在家的他下决心要为炎帝陵这片圣地添绿。
马敌凯退休后住在县城,距炎帝陵17公里,起初他每天早出晚归来回跑,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悄悄出发,傍晚他总是搭最后一趟车回来,常常赶不上晚饭。后来,他在炎帝陵游客中心后面找了一间破旧的老房子住了下来,早5点起床做早餐,6点准时到景区里“上班”,风雨无阻。每年过了正月初八就“上班”,到过小年时才回家过年。当地人都称他是“炎帝陵最忠实的守陵人”。
每天工作量和强度那么大,能吃得消吗?他说:“我从来不觉得累,觉得很快乐。”
十余年种植八万余棵花木
为了侍弄好炎帝陵的花木,原本不懂栽花种草的马敌凯虚心向别人请教,还自费订书刊杂志,戴上老花镜一点点地啃。如今,马敌凯俨然一位园林专家,繁殖、培育、管理样样都会。
炎帝首种稻、黍、稷、麦、菽等“五谷”,开启了农耕文明,但当地黍、稷、麦如今已几近绝迹。为弥补这一大遗憾,老人经努力寻来种子,通过3年的试种,终于让后来的祭祀炎帝活动中,能用上当地的“五谷”敬献。
马敌凯认为,炎帝遍尝百草为百姓治病,后人应当继承他的事业。因此,他特意把神农大殿后面一片荆棘地开垦成“神农百草园”,种植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的药材。杜仲、厚朴、白芍……各种当地有名的药材在这里扎了根,甚至连“断肠草”也有。
据不完全统计,耄耋之年的马敌凯已亲手种植了八万多棵花木,两万余平方米草皮。当地林业专家估计,马老义务栽培的花木和绿地价值超过400万元。
“如果给工资,我就不来了!”
炎帝陵的绿化养护,都是季节性地聘请临时工,而马敌凯则成了炎帝陵绿化养护的带头人,15年如一日,是这里惟一不拿工资的“正式工”。
“他十五年如一日的义务劳动,让我们非常感动,大家对他是由衷地崇敬。”炎帝陵管理局局长朱建军说,他们也曾多次表达过对马敌凯安全的顾虑,但他执意坚持,一直也没出过事,“这也是炎帝老祖宗的庇佑吧”。
炎帝陵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马敌凯的义举让他们过意不去,该局多位负责人曾多次表示要给他“开一点工资”,但都被他明确拒绝了。他说:“我是有退休工资的,本来就拿了国家的钱,做点事怎么还能要工资呢,这是不合理的。”
“炎帝是我们敬仰的老祖宗,他为我们黎民百姓造福,在他的陵寝之地做点小贡献是应该的,他们说要给我开工资,如果开工资,我就不干了。”马敌凯再次强调自己的本意。
“干得蛮有味,要把炎帝陵的绿化搞得更好”
马敌凯老伴不在了,独生子马永清及儿媳张孝红都是人民教师,儿媳早两年还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孙子如今在清华大学读书。
谈起父亲当年去义务护陵一事,马永清说,听父亲说了缘由之后,他和爱人都非常支持父亲,“就是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马敌凯一脸欣慰,他说,“我儿子、媳妇都很支持我,我要学习种花的书都是儿子帮我买的。”
15年播绿路,艰辛何其多,年近九旬的马老依然乐此不疲:“我干得蛮有味,不然怎么能干这么久?我身体也很好,肩能挑,脚能走,要把炎帝陵的绿化搞得更好。”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