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2日消息:昨日,棕榈园林董事长吴桂昌和中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郑钟强站在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前,感慨万分。就在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刚拆迁完的废墟,而现在是烟雾缭绕、草绿花红的休闲公园。“我给我们的工作打80分 。”吴桂昌说。“我打90分。”郑钟强说完,便举起手中的相机。
没有伟人雕像却能感受伟人精神
郑钟强告诉记者,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由中山旅游集团承建,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陈可石教授设计团队设计,棕榈园林作为施工方。项目从组织设计、施工到顺利竣工,仅仅用了100天时间。而棕榈园林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周期是50天。
“在这个公园,你看不到伟人的雕像,但能感受到他们的精神。”吴桂昌一边走一边说。设计者陈可石教授以一组高3米、宽2米、长78米的花岗石作为公园主体,因为没有什么比断裂状的花岗岩更能表现一种沉重历史的记忆。旅游集团和设计团队寻遍几个省市,7月份终于在山东莱州找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黄金麻花岗岩石材。巨石要从山里运出,而恰逢莱州下了十来天的暴雨,直至8月底才由十几辆特种车将这23块每块重达百吨的原石运到中山,再由二百二十吨的吊车吊装成现在这堵辛亥历史记忆墙。这些粗犷的石头刻上了孙中山、宋庆龄等26位名人对辛亥革命记载的有关日记、回忆录及诗词,游人流连于公园时就会阅读到这种流年之美。
中西合璧设计体现宁静之美
设计者通过中西合璧寓意中西文化交流,而且强调暴风骤雨后的宁静之美。表达流血牺牲的高大木棉花矗立在公园入口。公园里铺着细沙石路,人踩在上面窣窣响。围绕着中央绿草坪,记忆墙把岭南风格的休闲长廊和欧式风格的逸仙亭连接起来。草坪由溪流环绕,里面紫色的睡莲含蓄地开放着。溪边烟雾缭绕,景观笼罩在缥缈之中。
“我们还对原设计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一组花木,使得公园和外面的公路自然分隔。”吴桂昌介绍说。项目经理詹其国补充说,公园施工的时间很赶,要求又比较高,他们在施工最高峰时,调集了300多个工人日夜劳作。“9月7日才安装完记忆墙,围绕这一主体,后期的水池、草坪、苗木才能正式开展,严格来说,仅用1个月时间来完成,9月30日就顺利交付使用。”他说。
为了使公园四季都有景观,施工方以木棉、红花楹、杜鹃红山茶、红鸡蛋花等乡土树为基调树种,又大量使用龙船花等作呼应,这也是为了契合设计者突出革命者以鲜血换回民族复兴的主题。为表达中西文化交汇,主题在公园施工设计中也尤为突出这一点。吴桂昌告诉记者,公园借鉴了加拿大布查特花园营造手法,而休闲长廊用的是榫卯结构,由北京的瓦片、苏州的青砖、印尼的木料搭建而成,细沙石路也是西方纪念公园惯常的做法。
生态型公园令人流连忘返
公园里,不时有游客举着相机在记忆墙、逸仙亭留影。郑钟强和吴桂昌也不时照相合影。他说:“看到游客们边听音乐边休闲地行走,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辛亥革命纪念公园是融合纪念、游览、休闲、集散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广场公园,是既有纪念意义,又可供市民游客游览休息的公园。
公园还有不少设计细节体现休闲,如走完记忆墙会不经意闻到香味,原来拐角处,熏衣草茂密地长着,鸡蛋花盛开着,而据介绍,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观赏者不经意间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
推荐阅读:
(来源:中山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