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统筹林水发展 建设宜居环境

2011年10月20日 10:23新华08网 黄海

中国园林网10月20日消息:林和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两大重要支撑因素。近年来,北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资源消耗持续增加,面临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品质不高、服务水平较低等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对此,北京市努力统筹“林”“水”发展,着力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城市森林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建设“林水相融”的宜居生态环境。

变污水为资源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稳定水源

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今年夏天建成开园,总面积8074亩,种植各类乔木、灌木80余万株,中心湖区水面达700亩,湿地面积达150亩。大兴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公园从去年9月开始蓄水,水源主要来源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每天约1万吨中水经过公园的湿地过滤净化,目前已蓄水90万立方米。

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1999年以来,北京迎来新中国成立后持续时间最长、旱情最重的干旱期,最近十多年年均降雨量仅472毫米,水资源量衰减44%,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持续超采,城市水源持续紧张。北京采取节约用水、推进循环利用、建设应急水源等一系列措施,以占全国不足0.2%的水资源,保障了近年来平均3.8%的人口增长和11%的经济增长的用水需求,再生水的利用是其中关键措施之一。

2003年北京市开始规模利用再生水。2010年全市利用再生水6.8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超过地表水供水量,成为缓解水资源紧缺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水源。再生水利用还实现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水平两大目标。目前北京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5%,COD(化学耗氧量)排放指标也由普通污水处理厂的45毫克/升降低到再生水厂的30毫克/升,既完成了COD减排任务,也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水源。

北京市加强再生水利用主要有三大措施。

一是创新思路,坚持减排与利用相结合,大规模开发高品质再生水,实现污水变资源。

北京加快中心城区再生水厂建设,建成密云、怀柔、延庆、平谷、昌平、门头沟、亦庄等新城再生水厂,建成了引温入潮水质净化工程,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超过400万立方米/日,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要求。

二是利用科技,积极采用国际领先的膜处理技术,提高再生水水质,满足环境用水的水质要求。

膜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采用膜技术的再生水厂出水主要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与城市河湖水系的水体功能要求基本一致。尤其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可成倍提高生化降解作用,大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2006年密云县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建成京郊首座高品质再生水厂,随后北京陆续建设中心城区北小河再生水厂一期工程和怀柔、平谷、门头沟、延庆等新城再生水厂、顺义引温入潮水质净化工程。2008年北京中心城区原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清河再生水厂二期、高碑店再生水厂、酒仙桥再生水厂二期和小红门再生水厂等均采用了先进的膜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标准均达到四类标准。

三是合理利用,通过补充城市河湖水系生态用水,恢复河湖健康生命,同步满足沿线用水需求。

近年受水资源紧缺影响,北京城市河湖水系的生态环境用水被严重挤占,有河多干,有水多污,水环境状况堪忧。北京将再生水作为改善河湖水系生态环境的最佳水源,积极推动环境领域的再生水利用工程。全市优化再生水调度和配置体系,与再生水厂同时规划建设再生水调水工程,将再生水输送到西部永定河、北部清河、南部凉水河等河湖上游,补充河湖水系环境用水。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保障沿线工业用户、园林绿化、农业灌溉等用水需要,实现“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森林进城公园下乡推动园林绿化功能升级

北京市发改委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崔小浩介绍,北京市建立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着力打造宜居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选择的绿色活动空间。“十一五”期末,北京市公园数量从“十五”末的190个增加到339个,城市中心区已建成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重点的一批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城乡接合部目前共建设郊野公园48个,郊区新城建设大兴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11个。

推荐阅读:

联合国人居奖为何花落昆山?

六安:打造园林城市 优化人居环境

北海创建绿树银沙海韵秀城的国家园林城市

原新华都地产总裁加盟东方园林公司[分页]

北京市2008年底决定为郊区每座新城建设一个有水有林的滨河森林公园,打造“以水为魂、以林为体、林水相依”的生态环境,提升新城环境品质。截至今年8月底,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已完成工程建设投资30.3亿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已安排26.9亿元,各区县已拨付征地拆迁投资约26亿元。目前通州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南区、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延庆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一期、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一期已建成并免费开放,今年底这4个公园将全部完工,其余7个公园预计2012年底前基本建成。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总面积将达10.2万亩,全部免费开放。

郊区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效益。北京相关区县表示,先将大片土地建设为公园,早拆迁早利用,可减少巨大拆迁成本;公园建成后大幅提高新城环境质量,也提高周边土地开发利用价格,一减一增,为新城建设节约了成本。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四环附近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带,规划总面积约297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目前已实现绿化面积约126平方公里。郊野公园建设是对第一道绿化隔离带进行近自然化、公园化改造,拓展功能,服务市民。

北京市从2007年起开始建设郊野公园,按照“以野为魂、以林为体、因地自宜、自然朴野、健康生态”理念,推动园林绿化功能由生态景观向休闲服务升级。目前全市共建设郊野公园48个,约3.9万亩。郊野公园与颐和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等在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形成7.9万亩公园,基本形成沿东北五环和西南四环的郊野公园环。

从2008年起,北京市在中心城区选择空间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代征绿地建设休闲森林公园,既增加中心城区绿地总量、丰富绿化体系层级,也满足市民就近健身休闲的需求。2010年建成城市休闲森林公园6个,约33公顷。

加强统筹继续促进水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印春表示,北京在森林建设实践中体会到,一要使城市森林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统筹考虑,实现与城市水系的融合,与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分布、水资源利用的统筹;二是城市森林建设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处理好环境用地与开发建设用地的关系,向有限的城市空间要土地效益;三是城市森林功能应向休闲转变,着力提升城市环境容量和生活品质,提高服务市民的功能,让市民方便地享受。北京将继续统筹水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当代市民和子孙后代打造宜居家园。

继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用水保障。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城新建污水处理厂按再生水厂标准一步建成。到2015年全市再生水生产能力将超过1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供水量将占到全市用水量的1/4,成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继续加强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大尺度森林绿地,进一步夯实“两轴、三环、十放射、多中心”的城市森林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南中轴森林公园等大规模集中成片绿地。积极推动中心城立体绿化建设,在中心城河湖水系沿岸建设滨河林带。千方百计增加中心城绿化面积,继续推动园林绿化功能从生态景观向休闲服务升级。

继续加快河湖水系治理。升级改造河道水系两侧绿地,通过水与绿的融合,挖掘河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建设西部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实现湖泊溪流相连的自然景观;实施跨流域调水,再现潮白河湖泊水面和芦苇丛生的优美环境;完成北运河流域水系治理,重现古老漕运河道水景。通过生态治理城市河湖水系,合理规划河岸土地空间,建设观水、亲水、近水的休闲滨水空间,打造十大滨水绿线,形成“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的滨水景观。

推荐阅读:

联合国人居奖为何花落昆山?

六安:打造园林城市 优化人居环境

北海创建绿树银沙海韵秀城的国家园林城市

原新华都地产总裁加盟东方园林公司

(来源:新华08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