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30日消息: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一度“黯然失色”:旧城无颜色,外拓没空间。但现在,这一印象正被彻底改写:居住区综合整治,老旧小区变花园;拆危建绿,山水园林景观已现……渝中悄然变美,渝中人都说:“这里生活安逸哟!
家美了 老旧小区换新颜
入则静谧,出则繁华。关于渝中区“大井巷”的幸福生活,已经无数次被提及。作为一个老旧“大杂院”,大井巷社区经过环境综合整治,悄然变身花园社区。
凹凸不平的地面铺上了青石板,垃圾场改成了休闲绿地,小区路口迎面墙上则篆刻上了方形印“大井巷”。居民汪定修一脸欢喜:“整治后,有了休闲场所、健身器材,与花园小区没两样。”
这只是渝中区推进居住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2011年,根据全市围绕“两江四岸”开展主干道建筑立面和居住区综合整治的要求,该区结合老重庆风貌特色,以解放碑为中心沿“两江两岸”滨江路开展区对360余栋、约270万平方米的老旧房屋进行了外立面整治,惠及3.2万余户、9万余人。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整治量约227万平方米,已完成和平路、高九路、临江门沿线临街房屋的外立面整治和嘉西村示范居住小区等房屋外立面整治工作。17个老旧社区启动施工整治,大井巷、重庆村等6个社区的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效果。与此同时,积极探索老旧住宅管理办法,14个老旧社区管理的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整治成效有目共睹,目前,大坪正街荣获“宜人环境奖”,中山四路荣获“历史文化保护奖”,解放碑步行街入选最美街区10强,嘉陵西村入选最美小巷10强等。
在危旧房改造方面,对十八梯等27个未完成拆迁工作的片区实施扫尾,现已完成主体拆迁量8.43万平方米,涉及住户1757户。推进危旧房片区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大全区载体的建设,解放碑、大坪、化龙桥等重点建设区域项目均进展良好。
城美了“花园半岛”优雅亮相
住宅作为城市的细胞,变美了,市民最先感知。而公共空间的美化,则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另一个侧重点。
针对渝中可绿空间小、山多坡陡、两江水位落差大的实际情况,渝中区建委完成了道路、节点、公园、社区4个层面绿化景观提升的方案设计。尤其将园林景观雕塑作为社区景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有条件的游园、街头绿化地等城市绿地内设置园林景观雕塑。今年上半年,分别在鹅岭三角区游园、小什字游园和大溪沟游园打造、安装完成3处园林景观雕塑,深受市民的好评和喜爱。绿化方面,实施“春季战役”,新增绿地面积1221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88平方米。“花园半岛”优雅亮相。
同时,积极推进广场建设,寸土寸金的渝中“贵”地国泰广场在9月底前已完成边坡挡墙等基础施工,新重庆的“客厅”已经不再遥远。
添绿建广场只是一方面,加大市容秩序整治则为渝中重塑了新形象。目前,按照户外广告设置统一规划,已完成3块公益宣传广告设置,整治小区广告4980块、约2万平方米;整治门楣店招1498个、约1.1万平方米。同时,亮化半岛夜景,围绕朝天门、解放碑、上清寺等重点区域,突出“山、水、雾、舟、林”的特点,完成了基良广场等29栋楼宇、朝天门等2个城墙城门和石板坡等5个市政景观的灯饰项目。此外,还完成了8条路段管线下地改造、4万余平方米的菜市场整治,依法取缔各类摊点4000余个,查处乱搭棚85处。
人更美“渝中生活很安逸”
渝中老城焕发青春,生活其中,自有不一般的舒适。但对渝中人来说,更多的幸福感源于细节的体贴。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更多市民的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
“我年纪大了,不想拖累娃儿,也希望过得自由些。”家住渝中区望龙门地区的老人张继仲的愿望,代表了很多老人的想法。子女要上班无暇照顾,自己又希望晚年过得舒坦。怎么办?社区街道等基层工作人员在了解这一信息后,迅速向上反馈,老年人日间照料所由此诞生。
目前,渝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所及中心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选址5处并已全部开工。其中,望龙门地区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菜园坝街道竹木街社区和化龙桥街道李子坝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所已基本完工。
如今,渝中将全区划分为414个网格作为城市管理基本责任区域,按照“区域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标准规范化、工作精细化”的要求,初步实行了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的城市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终端区域全覆盖。同时,建立和完善对化粪池、下水道等市政设施问题的快速处理机制,开展辖区化粪池、下水道的全面排查,及时对设施病害进行处理、排除。
正是基于这样“无缝”的网格管理,老旧社区化粪池清掏维护、公厕改建新建、排水管道改造等民生细节被不断完善。针对如何让年轻人生活更便利,渝中加快了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新增零销商业面积5万平方米、市场1万平方米、餐饮住宿6万平方米,新增文化娱乐设施面积达1.76万平方米等。
推荐阅读: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