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9日消息:记者来到民丰县城北最大的风沙危害区——尼雅乡托皮村,不远处连绵起伏的沙山前,已经崛起一道“绿色长城”,挺立的红柳、梭梭、胡杨,像一个个“卫士”挡住风沙。
“去年,全县机关干部和群众植树70多天,造了5000亩防护林。几十年来,靠‘民丰精神’,我们在‘死亡之海’造林6万亩!”民丰县县长伊力江·阿那依提说。
民丰县紧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沙尘天气多达260余天,沙尘暴天气80天以上,每平方公里降尘量月均超过120吨,是全国沙尘暴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风沙灾害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据统计,20年来被沙漠吞噬的农田多达500余亩。
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民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牧果富民、工矿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将生态立县放在第一位,一场民丰人与沙漠对决的战斗打响。
在植树造林中,党员干部发扬“愚公移山、百折不挠、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民丰精神,带领各族群众在沙漠里插柳播绿。去年春秋两季,2000余名党员干部背上干粮锅灶和帐篷驻扎沙漠,沿尼雅河外围风沙危害区种植防护林。县领导带头干,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买买提·艾买尔年近60岁,带领干部在三四十公里远的萨吾则克乡一干就是半个月。2010年,全县新植防护林、核桃红枣经济林5000亩,成活率达到85%以上,人均植树1700余棵。
站在县城东面的高坡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包上布满了滴灌管道,郁郁葱葱的红柳将“沙魔”紧紧锁住。今年,该县投入500余万元,组织力量打井引水、铺设滴灌管道,沿尼雅河外围建起一条长11公里、宽1公里的万亩红柳大芸生态工程。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定植红柳时接种‘沙漠人参’大芸,建成一片,见效一片,沙生植物成活后,再无偿包给农民管理使用。”民丰县林业局党支部书记张惠玲介绍道。
在若克雅乡博斯坦村,农民努日·托乎提正在地里挖大芸。去年,他承包了50亩红柳,全部接种了大芸,政府帮他与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收入13万元。企业新开发出的大芸茶、酒、营养液等高附加值产品,拉动大芸价格一路走高,今年他又申请了200亩。努日·托乎提高兴地说:“这些防沙树、‘摇钱树’都是党员干部种的,我们过上好日子,先要感谢的是他们!”
截至目前,民丰县建成防风林2.05万亩,生态林1.79万亩,人工红柳大芸2.49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1.53万亩。
推荐阅读:
(来源:新疆日报网 )